泰国——更愿意小家庭相聚
宋干节是泰国的新年。每年4月13日至15日,泰国人都要隆重庆祝这一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活动有斋僧行善、沐浴净身、敬拜长辈、放生以及歌舞游戏。其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借此祛除罪恶和霉运。因此,宋干节有一个中国人更为熟知的名字:泼水节。
近年来,泰国社会一直在简化宋干节,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不再拘泥于千里迢迢回家乡,而更倾向于带家人出游;也不再举行各种名目繁多的节日仪式,而是随心所欲地自由选择。用泰国人自己的话来说,宋干节越来越像一个假期,而非传统节日。
22岁的素媞拉家住曼谷,在她小时候,宋干节是“热闹且神圣的”。“那时候,我们全家都要去寺庙拜佛。三天的节日里,每天要做不同的仪式,奶奶对这些非常熟悉。”素媞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仪式是,孩子们将撒满花瓣的水倒在大人手上,“那个画面很美好”。
如今,素媞拉很难重温这些“美好的”场景了。“去年宋干节,我和父母自驾去了大城府,那纯粹就是一次度假。虽然很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但总感觉宋干节没有小时候好玩了。”素媞拉说,奶奶前几年去世,家里就没人记得那些复杂的仪式了,“父母平时工作也很累,过节只想好好休息,最多去寺庙拜拜佛,一整套的宋干节仪式在我们家消失了”。
越来越简单的宋干节,折射出泰国社会的变迁。随着现代生活越来越快节奏,仅有三天假期的宋干节显得有些“尴尬”,平日里忙碌的都市人群很难再抽出精力过一个传统且完整的宋干节。
尽管如此,泰国人的家庭观念依旧很强,只不过,他们更愿意小家庭待在一起。如果大家庭要团聚,就只能看“运气”,碰不上一般不会刻意相聚,甚至走亲戚也不会太频繁。一般而言,泰国的亲人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26岁的南塔瓦是位普吉小伙子,如今他在曼谷定居,过节时,他就将母亲接到曼谷住几天,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在南塔瓦看来,不一定非要坚持传统仪式,“适合当下的就是最好的”。
“可能再过几十年,宋干节只剩下泼水了。”素媞拉对记者说,虽然很可惜,但节日本来就是让人放松的,大家怎么开心就怎么过。
越南——“我在中国留学时,仍然每年回家过年”
与中国一样,越南人也过农历春节,这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12月中
旬的时候,越南人开始置办年货。每逢春节,越南家家户户都要买花。北方人喜欢红色的梅花,南方人喜欢粉色的桃花。此外,越南人过年一定要吃方粽——用芭蕉叶包裹,里面有绿豆和五花肉,重量足足要有1公斤。
越南春节的法定休假是农历除夕到大年初四,加上与周末连休,一般会有八九天假期。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绝大多数越南人依旧按照传统回老家过年,有的人甚至会提前请假。越南有句俗话:“12月准备过年,正月过年整月吃喝。”因此在过年期间,街头往往人烟稀少,有的商店直接关门数周。
2014年至2016年在中国留学的阮山英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越南人、尤其是老一辈人思想比较传统,秉持着过年一定要团聚的观念,“我在中国留学时,仍然每年回家过年”。
当然也有例外。在河内一家中餐馆工作的范氏青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往年,她都会提前几天回河南省老家,与家人一起包方粽,年初一去庙里上香,初二初三走亲访友。不过最近几年,她的很多亲人陆续搬到河内生活,大家可以时常相聚,而且越南北部高速公路的通车使她回老家的路程时间缩短至两三个小时,回家变得更加方便,因此她今年选择留下工作,赚取双倍工资。这是她第一次在河内过节。
在河内从事服装设计行业的杜文胜今年也打算第一次离开家乡过年。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姐姐不久前和一名中国台湾人结婚,在那里开了一家越南小吃店,他准备过年期间去台湾旅游,顺便帮姐姐照顾生意。杜文胜说,第一次离开父母过节有一些担心他们,会在节前多请几天假好好陪伴他们。
虽然范氏青与杜文胜的情况比较少见,但随着越南城市化、现代化发展不断推进,当地人过节的方式必定会变得更加多元化。近年来,越南电影市场也有了贺岁片的概念,很多电影院节日期间不休息;2017年,胡志明市要求主要商场、超市在大年初二就开始营业;很多旅游景点也推出各种活动,想吸引更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