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嫦娥四号携带的这些国际范儿“法宝”开展什么工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科技日报数字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后,截至1月10日,由多个国家和组织参与的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着陆器上由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和巡视器上由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开机测试。

  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总体指挥徐欣锋此前向媒体介绍,嫦娥四号工程中,共有9个国家近20个有效载荷提出了合作,最终有3台载荷通过评审。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国际范儿“法宝”将开展哪些工作。

  月球低频射电探测仪 开垦射电天文领域的“处女地”

  “月球背面的电磁环境非常干净,在那里开展低频射电探测是全世界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的空白。”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邹永廖说。

  电磁波是天文学家观测天体辐射的核心手段之一。不过,低频电磁波信号会被地球电离层遮挡,无法抵达地面,这个波段成为了射电天文领域一直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多年来,科学家试图在太空寻找解决途径,但他们遇到了新的问题。“地球附近的人造天体太多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四号月球低频射电探测仪中方首席专家平劲松表示,这些卫星以及各类航天器,都在放射人造电磁波,会对观测形成干扰。即使把观测设备架设到月球上,如果面向地球,仍然避不开地球卫星低频无线电辐射的噪声。

  要突破地球电离层的屏蔽、躲开卫星的信号,还要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经过种种约束的筛选,月球背面成为了满足条件、技术可及的最佳选择。嫦娥四号任务为此项研究提供了绝佳的起步机会。

  2015年10月,荷兰航天局局长访问中国国家航天局后,低频射电合作项目被两国纳入嫦娥四号工程。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负责协调与荷方月球低频射电载荷工作事宜。

  合作项目中,双方研制了两台低频射电探测仪。平劲松介绍,两台载荷的概念设计由中方提出,中荷各研制一台,主要功能基本相当。中方载荷搭载于嫦娥四号着陆器,通过太阳能通电,当着陆区是白天时开展工作;荷方载荷搭载在2018年5月发射的鹊桥号中继卫星上,能持续获得光照,理论上可以一直工作。

  该项目让科学家们充满期待。平劲松说,低频太阳爆发过去从未观测到,但今后只要遇上,就能观测并且追踪它发生的整个过程,对其机理进行分析。这对研究日地空间的天气效应,构建模型预报太阳灾害事件等有很大帮助。同时,嫦娥四号低频射电探测仪通过对太阳爆发的观测,还能探测月球的电离层环境。

  中继星上的低频射电探测仪由于处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除了探测研究太阳低频射电特征和地月空间低频射电环境,还能连续监测地球千米波辐射爆发,并有望在行星际激波、日冕物质抛射和高能电子束的产生机理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月球上长出第一株嫩芽!海外媒体:航天成就凸显中国优势

参考消息网1月16日报道 海外媒体称,1月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15日报道,此次在月球上进行的生物科普试验选择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6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

玉兔二号到现在表现如此完美,还是没躲过恶毒的谣言

在1月3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并于1月11日完成“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两器互拍”,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后,原以为踏出人类新一步、并赢得全球赞誉的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这次能够“安安心心“地在月球背面开展预定科学实验,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表...

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月面长出第一株嫩芽

今天,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   此次在月球上进行的生物科普试验选择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

为登月航天员探风险 嫦娥四号怀揣着哪些国际范儿法宝?

嫦娥四号怀揣着哪些国际范儿“法宝”?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后,截至1月10日,由多个国家和组织参与的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着陆器上由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和巡视器上由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开机测试。   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总体指挥徐欣锋此前向媒体介绍,嫦娥四号工程中,共有9个国家近20个有效载荷提出了合作...

驻留月背,嫦娥四号还有哪些事要做

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嫦娥四号任务取得成功。从此,“嫦娥”和“玉兔”开始了长期驻留月背的生活,接下来的日子里,它们还有哪些事要做?   迎接月背严酷环境考验   由于长期受到陨石的冲击,月球背面月表环境更为严酷。嫦娥四号着陆器虽已成功落月,“玉兔二号”的月背之旅却注定不是坦途。2014年,嫦娥三号月球车“玉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