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生态文明进入发展“主战场” 绿色成中国经济重要底色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全面深改这五年)生态文明进入发展“主战场” 绿色成中国经济重要底色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题:生态文明进入发展“主战场” 绿色成中国经济重要底色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当中国经济增长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的历史拐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转型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绿色也由此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底色。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推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向污染宣战 明确中国污染防治路线图

  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等污染防治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开展细颗粒物(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形成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2013年到2017年,全国重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实现达标。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增至67.9%,劣Ⅴ类降至8.3%。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5年来,中国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加强,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码 法制不断健全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一直保持高压态势。目前,通过体制、制度和机制创新,一套严厉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2015年1月1日,史上最严格的新《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该法规定了企业自我监测、信息公开等义务,提高了罚款标准,规定了按日计罚、行政拘留、引咎辞职、连带责任、公益诉讼等新措施。生态环境部也制定了一批配套的规章予以实施。

  据统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制定环保法律13部,资源保护与管理法律20余部,生态环保行政法规30余部,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龙头,覆盖大气、水、土壤、核安全等主要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力度之大、执法尺度之严、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效果显著。

  执法不断加强 中央环保督察实现全覆盖

  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执法督察日益严格。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派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河北进行环境保护督察,启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的大格局,一些民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得以解决。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硬招实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对于企业环境问题的监管,中国经历了一个由挂牌督办督促企业到挂牌督办地方政府,再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环境保护专项督查等督促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过程。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严厉性和严肃性前所未有,体现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原则和环境保护的终身责任追究原则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入。

  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

  十八大以来,中国环境保护的成效前所未有,但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严峻,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颇多。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要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聚焦打好标志性战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完)

相关新闻
发生了什么?全球央行抢购黄金,中国也“不淡定”了!

台湾媒体报道,从2018年第三季度起,各国央行竞相囤积黄金。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在时隔26个月后,去年12月首次增持黄金。各国央行购金潮涌起,让黄金的投资前景充满想象空间。 全球央行 储备年增22% 台湾《旺报》1月11日报道,美元指数从2018年12月中旬的97.71高峰开始...

孟加拉国教授:中国的出现,减少了我们对印度的依赖

“孟加拉国未来会否深陷债务陷阱泥潭?”“中国政府将在罗兴亚难民问题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前不久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办的“中孟关系:预知未来”对话会后,来自孟加拉国的专家学者同《环球时报》记者交流时不约而同提到的“尖锐”问题。记者常驻南亚,尽管对孟加拉国的国情及近年来中孟两国间的合作有些了解,但这次交流期间他们对某些话题的强烈关注及表达...

哪些事老外在本国不敢做,在中国却能做?

原标题:歪果仁在中国 | 哪些事老外在本国不敢做,在中国却能做?   外国人来中国后是不是有两副面孔?哪些他们在本国不敢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情,来中国却可以做?   有些小伙伴发现,外国人在他们本国和在中国,行为举止不太一样...   (Via 网络)   比如小编发现在英国的腐国...

浙江仙居“土味”民俗迎中国年:留住乡愁记忆

中新网台州1月13日电 (见习记者 范宇斌)“令节清晨煮粥忙,炊烟风散万家香。”13日是农历腊月初八,在浙江省仙居县朱溪镇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正忙着煮粥、分粥。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不仅承载了村民对生活甜蜜的祝福,也拉开了中国年的序幕。 图为:“退弹虾灯”表演 范宇斌 摄   ...

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闫晓虹)记者12日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获悉,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基本普及,其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主题为“全球零排放与全面电动化”的该论坛上表示,电动汽车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引领性产品。它是智能交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