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参观者在美国通用电气展区体验虚拟现实设备检测电力系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兴贵摄
在德国AVANCIS展区,观众在参观由智能太阳能板组成的建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兴贵摄
中化集团收获满满——
采购19种商品金额超113亿美元
中化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50年的中国进口公司,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为国家进口急需战略物资的特殊使命,从此与进出口贸易结下不解之缘。
“中化集团希望通过更加开放的贸易,引进更高技术含量的优质产品来促进企业自身产业升级。我们愿意与各国企业通过贸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说,目前中化集团主要进口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必需的原材料,比如国内无法生产或供给不足的原油、钾肥和高端化学品。
此次进博会,中化集团收获满满。据介绍,中化集团在进博会上签约进口了以原油、高品质肥料和高端化学品为主的19种商品,这些商品来自包括美国、墨西哥、俄罗斯、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沙特、科威特、以色列、埃及、约旦、韩国、印度等17个国家和地区,采购金额超过113亿美元。此次与中化集团签约的合作伙伴均为知名跨国公司,包括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约旦阿拉伯钾肥公司等。
宁高宁表示,首届进博会是一次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提振全球经济的重要活动,也是中化集团进一步开放市场和广结经贸伙伴、进一步扩大合作范畴和合作力度的重要平台。面向未来,中化集团将遵循“科学至上”的发展理念,力争用5年至10年时间全面转型为一家科技驱动的创新型企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廉 丹)
保利集团频频签约——
签署贵金属等合作项目20余个
作为国内贸易和文化的领军企业之一,保利集团多年来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各国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代理销售奔驰、法拉利、红酒等消费品,铂金进口,引进海外优秀艺术作品等方面动作频频,推动了中国进口贸易发展。
11月7日,保利集团在进博会上举行了5个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保利下属中国工艺集团是中国领先的贵金属和铂金进口商,在进博会上分别与全球领先的贵金属交易商摩根大通银行、渣打银行签署贵金属销售与采购合同,推动中国贵金属供应渠道的稳定发展。保利文化与世界知名的阿姆斯特朗音乐艺术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合作,此次签约将帮助保利文化通过阿姆斯特朗公司遍及全球的古典音乐艺术网络,引进更多世界优秀古典艺术演出。此外,保利发展与洲际酒店集团就酒店、文化区、娱乐等10个地产酒店类项目签约。隶属保利集团的中国轻工集团与加拿大中加浆纸有限公司签约,将就智利纸浆采购项目开展合作。保利集团托管的中丝集团与5家海外供应商签署合同及框架协议。
保利方面表示,通过进博会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保利将向国际知名企业学习,提高企业经营的国际视野,深度参与国际竞争,致力于成为一流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 勇)
中储粮扩大采购规模——
与六家供应商签约进口南美大豆
中储粮集团公司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分团形式参会,中储粮集团所属油脂公司在进博会期间与6家供应商现场签约采购进口大豆,产地主要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地区。
据了解,中储粮集团公司对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高度重视。进博会期间,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亦武出席了开幕式,并参加了国资委主办的中央企业国际合作论坛等活动。
中储粮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储粮积极适应国际经贸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南美大豆采购规模,目前已形成稳定的多元化国际贸易渠道。同时,不断优化储备油脂油料规模结构,进一步增强市场供应保障能力。此外,积极发挥储备吞吐对国内大豆生产的支持作用,积极开展国产储备大豆轮换购销,成为市场收购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中储粮集团公司在布局油脂油料储备时,遵循市场流通规律,将储备库与加工厂一体布局、一体化运作,依托已形成的油脂加工能力及时将原粮加工为终端产品,缩短了储备轮出到投放市场的链条,显著提升了保障市场供应的效率和能力。同时,积极发挥加工对储备轮换的服务支撑作用,不仅确保了常储常新,也进一步提升了在国际油脂油料贸易中的影响力。目前约80%的中央储备进口大豆通过中储粮自有加工设施完成轮换,成为国家调控油脂油料市场的重要抓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标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