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一座石头建筑的博物馆(乡村发现·村庄)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图为高荡村一角。

  石门、石桥、石屋……斑驳石头上留存着过往岁月点滴。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高荡村数百年来与石相依、与石为伴,被称为石头建筑的博物馆。沿着石板路拐入巷道,手指触摸那些饱含岁月积淀的石块,用心感知这一石一木背后的故事。门前屋后纳凉的老人,稚嫩孩童嬉笑打闹的身影,一幅恬静闲适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高荡村,犹如群峰上托着一口锅。这里山多石优,村民们就地取材,依山就势建造房舍,成就了贵州“八大怪”之一的“石头当瓦盖”。

  走入寨中,房屋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红板壁,黑柱头,依山而踞,有序排列。拾阶而进,由低到高纵深为三层,底层为牲畜圈舍,二层为居室,三层可作居室兼仓库。房子冬暖夏凉,隔热驱湿,不怕火灾。

  高荡村的石头建筑始建于明代,至清代成规模。寨东的小山上有小屯堡,寨前的大山上亦建有屯堡,称为大屯,都是古代守寨拒敌的攻防设施。因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易于屯兵,从明朝开始建有大大小小的屯堡和营盘。顺着指示牌,走到一座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石堡,外墙为石质,碉楼为石木结构,碉楼高6.8米,围墙平均高度3米,厚度60厘米。碉楼、围墙处凿有大小不等的观察孔,也可作火枪、弓箭射击孔。如今这些孔成了游客观光取景之处。

  高荡村不仅有古代军事遗迹,更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极富民族特色的民居、寨门、石拱桥、古井、学堂等是研究布依族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证据。高荡村还有独特的传统工艺。蜡染、织锦、刺绣等在这里得到传承发展。傍晚时分,村民伍文芬坐在家门口画着蜡画,她展示起自己精美的蜡染作品,栩栩如生的图画,原生态的制作工艺,让人感叹高荡村村民的心灵手巧。

  镇宁县环翠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卓磊说:“这里既有瑰丽壮观的自然景观,也有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当地正在整合资源,打造集农耕文化、民族风情、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高荡村,深度体验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小贴士

  怎么去:从镇宁县城往西南方向,车行大约7公里,就能看到写着“高荡”二字的牌坊,径直往里就能抵达古寨。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4日 11 版)

相关新闻
大英博物馆拒归还文物 声称: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抢来的

大英博物馆长期饱受外界批评,其丰富文物不过是殖民时代的战利品,且拒绝归还给各个受害国。本周,大英博物馆发起讲座活动,试图为其自辩,“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抢来的”。   据英国《卫报》10月12日报道,大英博物馆当天正式发起题为“收集历史”的月度讲座,讲述一些藏品流入该馆的具体历史语境。   今年初,艺术史学者普罗克特举办了名为“令人不安的艺术”巡游...

闽台青年携手共助福建乡村振兴

来自台湾高雄的青年王誉善凭借着在福建省漳浦县开展山水休闲农业的创意案例,12日在首届福建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当日,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首届福建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在福州举办,聚焦“现代农业、美丽家园、乡村振兴”的主题,吸引了闽台20个团队按照成长组和初创组两组开展角逐。   经过激烈的角逐,初创组的郭德祥以福...

助力乡村振兴 平和首创“科技特派员+快农贷”

台海网10月10日讯 据闽南日报报道,日前,平和县科技和知识产权局与中国农业银行平和县支行共同出台了《科银双方共同推进科特派工作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合作方案》,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据悉,该方案是平和农行对科技特派员及其技术指导的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在符合制度规定的前提下,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对科技特派员推荐的科创企业和个人,给予开通金融服务绿...

长汀:换届换出新面貌 乡村振兴挑大梁

吴水长(右)到林下经济基地了解种植情况。   沈腾香入户,与老党员交流收集民意。   台海网10月1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国庆期间,秋高气爽,在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党的十九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沈腾香却没闲着,刚制订完《南坑村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提升实施方案》,就...

泉州各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年底前基本完成

台海网10月9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近日,记者从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获悉,下一步,泉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将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广泛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确保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在规划引领方面,泉州市将坚持“五个留”(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的规划理念,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增强规划实施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