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这个字,
司马光不仅终生践行,
他还把这颗种子传递给学生和后辈。
这颗挚诚的种子
是在司马光童年时期,
当他在摆弄青核桃的时候,
当父亲大喝那一声的时候就种下了。
赵冬梅教授点评道:
良好的家风培育人,
它培育美好的种子,
人们从家里边把这颗种子,
又带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影响到更多的人,
从而营造出来一个更和谐、
更美好的社会风气。
这就是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视频:专家学者解读释义
在谈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时,
思想解读人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说,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思想解读人——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
在《资治通鉴》里有这样一段话,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意思是,
如果你不用道义来引导孩子,
那就不是爱孩子,
反而是害了他。
这句古训的背后,
是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资治通鉴》
记载了一位糊涂的父亲,
他就是十六国时期
后赵的统治者石虎,
石虎立儿子石宣为太子,
但是他更溺爱另一个儿子石韬。
于是这位糊涂的父亲,
让两个儿子按日轮流处理国家大事。
石韬不是太子
竟然也享受太子的待遇。
对此,司徒申钟非常担心,
他对石虎说,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可石虎溺爱石韬,
根本不听申钟的谏言。
当太子石宣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时,
暗中派人刺死了石韬,
石虎查明真相后,
立即命人杀死太子石宣。
兄杀弟,父杀子,
人伦惨剧,莫过于此。
后赵也逐渐衰落,终至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