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青岛大虾明码标价 昆明鲜见强制购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京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0月2日,青岛市埠西海鲜批发市场,一摊主正在整理海捕大虾。陈虫儿 摄

  10月3日上午,昆明九乡风景区,“纯玩团”游客在自由活动。新京报记者 张彤 摄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新京报记者选取曾因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被媒体广泛报道过的青岛、昆明等地进行回访。回访发现,各地监管力度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相对平稳,各种消费项目均实行明码标价。

  国庆节前夕,青岛百家餐饮企业发诚信公约,承诺守法经营,明码标价,杜绝价格欺诈行为。新京报记者黄金周期间在青岛探访10余家餐馆发现,这些餐馆均实行明码标价。在云南,昆明“低价游”也转型“纯玩团”,价格有所提高,但全程不再有强制购物情况,不过仍存在一些问题。

  “青岛大虾” 明码标价打消游客挨“宰”顾虑

  点餐时确认38元一份的大虾,结账时变成38元一只,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青岛发生“38元大虾事件”引发公众关注。10月2日至4日,新京报记者回访当年事发地,同时对青岛旅游餐饮行业目前的情况进行了解。

  大虾菜品按“份”标价

  3年前发生“38元大虾事件”的餐馆名叫“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位于青岛市北区乐陵路92号。

  10月2日中午,青岛乐陵路,多家餐馆已被顾客坐满。记者找了几圈,也没找到当年涉事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餐馆。对应的乐陵路92号的位置已变成了烧烤店。

  92号周边的几个餐厅,菜单上都有大虾菜品销售。油焖大虾、糖醋大虾、麻辣大虾、椒盐大虾等等,价格从38元到48元不等。虽然叫法不一,但都是明码标价,突出的是“一份”(一盘)的价格。

  10月4日,青岛云霄路美食街附近,多家餐厅外停满外地牌照车辆,还出现了排队等号的情况。“7号桌,一斤白灼基围虾。”由于客人太多,餐厅服务员都喊着报菜,“国庆以来天天爆满”。“菜单都明码标价,消费明明白白。”带着全家在这里就餐的贵州游客柳先生说,出发时担心被“宰”的顾虑已经没有了。

  海鲜市场货足价格平稳

  青岛团岛农贸市场、埠西海鲜批发市场是青岛最有名的两家海鲜市场。

  10月3日,两家海鲜市场内人头攒动,前来选购海鲜的人们络绎不绝,“国庆期间外地游客明显增多。”多个海鲜摊位商贩证实。

  新京报记者看到,螃蟹、大虾等海鲜供应充足,价格比中秋节期间还略有降低,如基围虾每斤便宜5元左右。

  “现在正是十一黄金周,除了市民招待远道而来的亲朋,更重要的消费群体就是来青岛旅游的游客,现在光卖虾一天就能卖出七八百斤。”一位海鲜商贩说。

  北京游客王先生经朋友介绍专程来埠西市场买海鲜,“这里海鲜种类多,也新鲜。”王先生说,带回去给北京朋友品尝。王先生几年前来过青岛,这次他感觉,“不管是玩的还是吃的,青岛更像大都市了。”

  ■ 背景

  国庆前青岛百家餐饮企业发诚信公约

  9月30日下午,青岛百家餐饮企业发布诚信公约,承诺守法经营,明码标价,杜绝价格欺诈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营造“十一”黄金周健康和谐的餐饮消费环境。

  其中,特别强调,不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拒绝虚假优惠价格、虚假馈赠、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价格欺诈行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从9月25日起,陆续有青岛及青岛周边城市网友,发文介绍青岛大虾的文章。这些文章介绍,青岛野生海捕大虾较为稀缺,其生长周期在6个月左右,从四五月份一直到十一二月份。开海后,一艘捕捞船要在海上漂半个月到一个月捕捞。青岛野生海捕大虾活虾每只按照大小不同,价格从三四十元到一百元不等,“加工后38元一只,肯定不是真正的野生大虾。”一名青岛市民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年38元的青岛大虾,并非真正的青岛野生海捕大虾,青岛大虾不应该背这个黑锅。此外,还有青岛本地渔民、市民通过各种短视频平台对游客喊话,“欢迎来青岛品尝青岛大虾”。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网红”玻璃吊桥开放 市民游客前往“练胆”

台海网10月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国庆期间,厦门新晋“网红”玻璃吊桥通过安全检测对外开放。这座悬空70多米横跨峡谷两岸的玻璃吊桥,每天接待市民游客达3000人次。   今年8月初,位于同安野山谷景区的这座玻璃吊桥试运营,大量市民游客争相前往“练胆”,一度引起周边交通堵塞...

厦门四大景区6天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岛外各景点也人潮涌动

■国庆黄金周,鼓浪屿迎来大量游客。 刘东华 摄    ■游客体验海上摩托艇。陈立新 摄   台海网10月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昨天是国庆假期第六天,厦门天气晴朗干爽、舒适宜人。虽然中远程游客已陆续返程,但短途周边游、家庭亲子游依然红火,全市旅游市场运行安全平稳、秩序井...

赏美景、品美食、晒美图 文明旅游渐成风尚

国庆假期前4天,全国接待国内游客5.02亿人次,同比增长8.80%。各地立足本地文化特色,精心策划旅游活动,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交融,传统活动与新派体验辉映。人们赏美景、品美食、晒美图,文明旅游渐成风尚。   游客自律在提升   文明旅游,关键是游客文明素质的提升。   10月5日上午,从上海来到陕西西安旅游的蔡先生,排队时得知景区是“无烟景区”,便自觉拿...

厦门:游客自备垃圾袋 文明旅游成风尚

台海网10月7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假期里,景区景点里人多了,环境卫生情况如何呢?记者走访了几个热门景点发现,自备垃圾袋的游客多了,乱丢垃圾的少了,文明旅游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为。   (6日)上午十点,在南普陀里,三五成群的游客来来往往,饮料、水果……大家手上几乎都没闲着。由于南普陀寺提倡垃圾不落地,整个景区都没有固定的垃圾桶,但地面上,几乎...

中国人赴日“爆买”降温 深度游和文化体验渐热

中国人赴日“爆买”降温 “深度游”和“文化体验”渐热   中新社东京10月6日电 (记者 吕少威)有报告显示,在中国国庆节长假期间,中国人海外游目的地中,日本成为首选。近年来,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呈增长趋势,与此同时,中国游客的旅行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爆买”一词是前些年日本为中国游客造出的新词汇,形容中国游客在日本大量购物。媒体上经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