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 重质量 拓领域——盘点上半年文化贸易成绩单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内蒙古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参观者正在驻足观看泥塑作品。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参观者在“一带一路”国际馆中感受异域风情。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8月9日,云南玉雕大师金奖作品《灵鹿》惊艳亮相创意云南文博会。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为594.3亿美元,同比增长8.8%。其中,文化产品进出口421.0亿美元,同比增长4.8%;文化服务进出口17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0%。文化对外投资增长迅速。
数据背后,我国文化贸易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征?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出现哪些新亮点?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扩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对此,记者采访了业界权威专家。
中国文化贸易结构持续改善
数据:上半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374.2亿美元,同比增长3.4%,进口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文化产品贸易实现顺差327.5亿美元。上半年,我国文化服务出口32.9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广告服务、视听及相关产品许可费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9.1%和13.9%。
数据背后,是我国文化贸易亮眼的“成绩单”和结构不断改善的事实。
“相比文化产品进出口,上半年文化服务进出口增速更高,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贸易的结构在持续改善,这也是文化产业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具体体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说。
在中国传媒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学部长、教授李怀亮看来,上半年我国文化贸易延续了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同时出现了更多新亮点。
一直以来文化产品进出口都是我国文化贸易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从文化产品的出口看,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文化专用设备、出版物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2.3%和5.7%;出版物、工艺美术品和收藏品进口分别同比增长62.6%和31.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分析指出,数据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际文化贸易在结构上的优化。
“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结构层面上可以看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结构的改善。我国文化贸易结构长期是以文化产品的进出口为主,2018年上半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同比增长4.8%;文化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20.0%,文化服务的进出口增速明显快于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额,说明文化服务贸易在我国国际文化贸易中的比重和地位在快速提升。”李嘉珊说,相比文化产品贸易,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更能体现国家软实力和中国创造的文化内容竞争力。从行业结构来看,核心文化行业的对外文化贸易额也有所提升:出版物出口同比增长5.7%,进口同比增长62.6%;视听及相关产品许可费出口同比增长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