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实现政校企三方深度合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南京5月21日电(记者 申冉)21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由去年获任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会议AAAI2019程序委员会主席的周志华教授担任院长。据介绍,该学院已经与京东、科沃斯、旷视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共同为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张敬华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在南大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对南京培育人工智能产业,也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他希望发挥学校和政府各自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突破、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集聚和培养专业人才团队、营造人工智能发展的浓厚氛围等四个方面加快推进速度。

  据吕建介绍,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将致力于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态势。“未来,学院将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推动科研与应用的无缝对接,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与产业优化调整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和产业链。”

  周志华说,学院将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学术重镇和人才高地,集聚精英队伍、培养高水平人才、促推新型产业发展,助力南京市人工智能技术源头创新力的提升与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带的形成。

  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也是南京市与南京大学校地融合重点共建项目之一——“人工智能学科高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南大人工智能学院还与京东、科沃斯、旷视三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校企双方将合作共建学生实训基地,学生可面向真实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展实践学习。这一举措将打破现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的教学与实践相对脱节的现状,实现学校学习、专业实习与产业实践的深度对接,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一种新模式。

  京东集团副总裁、AI平台与研究部负责人周伯文博士介绍,此次京东与南大人工智能学院合作成立的京东(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南大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实训基地,将实现产业与教育科研的深度结合,无论对于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的促进,都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目前已确定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方案,拟招收2018年入学本科生80人,拟招收2019年入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人、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将采用“推免生”和全国统考两种形式,博士研究生将采用“直博推免生”和“申请-考核制”两种形式。同时该学院还向海内外人工智能专家发出邀请,希望更多相关专业的科研学者加入学院的教师团队。(完)

相关新闻
南京博物院上演“博物馆奇妙夜”

5月18日晚,人们在南京博物院参观游览。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博物院举行主题为“舞动一座博物院”的夜间开放活动,参观时间延长到晚9点,提前预约的5000多名参观者在夜游博物馆的同时还欣赏到多场精彩舞蹈演出。新华社发(刘建华 摄)   5月18日晚,舞者在南京博物院表演现代...

习近平眼中的人工智能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记者易珏)相关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增长率达到26.2%,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规模也许超预期。   为何要发展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人工智能?党的十八大...

三问智能制造:为何兴起?有何不同?路在何方?

三问智能制造:为何兴起?有何不同?路在何方?   央广网天津5月17日消息(记者 王明月)“中央提出来的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结合这样一个问题,特别是怎么和先进制造深度结合,仍待深入破题。”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南开大学原校...

这群年轻人打造了人工智能港口

无磁钉运行,准确抓取集装箱运达指定地点……今年年初,上海诞生了全球首辆自主驾驶无人跨运车。支撑其人工智能技术的是一家年轻的科创公司,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研发团队。   这辆自主驾驶无人跨运车由西井科技和振华重工联合开发。西井科技给了它“大脑”和“眼睛”。“大脑”,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并将其与芯片等硬件结合构成;“眼睛”,是摄像头、毫米...

厦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可申报 包括3个类别

台海网5月13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记者日前从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从事人工智能基础技术攻关、智能产品研发、行业融合应用、支撑保障服务等相关业务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可申报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   创新项目内容包括智能产品类、行业应用类、支撑体系类3个类别,每个申报主体只能申报一个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18年5月31日。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