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优势。根据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财政部日前宣布让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获批项目的经费将跨境拨付到港。这些重大利好消息令香港各界备受鼓舞,舆论称,这将为香港科研界注入一剂强心针。
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重大突破
据香港《星岛日报》15日报道,2017年6月,24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习近平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部署相关工作。他强调,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为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习近平指出,香港拥有较雄厚的科技基础,拥有众多爱国爱港的高素质科技人才,这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强调,要重视香港院士来信反映的问题,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合理予以解决。
报道称,目前,在港两院院士反映的国家科研项目经费过境香港使用、科研仪器设备入境关税优惠等问题已基本解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对香港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港澳伙伴实验室直接给予支持,并在试点基础上,对国家科技计划直接资助港澳科研活动作出总体制度安排。
香港《文汇报》15日报道称,根据科技部、财政部14日印发《关于鼓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试行)》通知,多项鼓励香港科研机构的措施将予以试行,包括港澳特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通过竞争择优方式承担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获得项目经费可直接支付到香港高校及科研机构,同时会积极邀请港澳科学家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战略咨询、项目管理和验收评估等工作”。
“这些都为香港的科技界带来极大鼓舞”。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14日回应称,感谢习近平主席亲自作出批示及中央政府的支持,相信将为香港科研界注入更多动力,更有助香港发挥科研及国际化优势,助力发展大湾区成为国际创新科技高地。
学者感慨“英雄有用武之地”
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罗范椒芬认为,习近平的指示有两个重点,一是将香港定位为国家的国际创科中心,二是高度评价和肯定香港科研能力,加上让内地科研资金可流入香港,对香港创科发展大有帮助,因为香港始终只是700万人口的地方,科研应用面不及全国,现在国家科研项目能让香港机构参与竞投,会丰富香港创科生态圈,创造更多创科职位,年轻研究人员出路会更广。
据介绍,有三个问题长期困扰着香港科学家,即:参与国家科研不易;有关科研经费很难过境香港;香港院校就算在内地设立科研机构,在内地购买设备也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此次联名信的发起人、身兼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香港科学家陈清泉表示,香港汇聚国际科研人才,但一直过分依赖金融产业,令创科发展落后,如今亦是“亚洲四小龙”中唯一不以科技为支柱产业的经济体;而港府在2016年至2019年3年来拨款给八大院校的总经费(179亿港元),更不及清华大学2018年一年的经费(269亿元人民币),难以挽留人才。国家科研项目经费可以过境香港使用,凸显了国家高度重视香港创科发展,充分显示“一国两制”下,内地与香港是一家人,携手促进国家创科发展,更可令香港学者“英雄有用武之地”。
参与联名信的香港科学家唐本忠称,政策的出台让香港科研人员欢欣鼓舞。“香港的人才非常多,有一大批科学家想为祖国的科学研究做贡献,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更灵活的科研经费使用方式,真的是如虎添翼”。
期待担当大湾区牵头角色
香港《明报》15日称,这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将香港定位成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之外,国家支持香港成为第四个面向世界的国际中心,并预示着,快将公布的大湾区规划中,香港在区内的创新科技发展担当牵头角色。香港《经济日报》15日引述消息人士的分析称,近期中美贸易战,美国要压制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是重点,中央对大湾区寄予厚望,希望香港、澳门和广东三地加强合作,把大湾区打造成国际创科中心。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表示,香港有科技人才,也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受自身条件限制,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比例很低,这次习近平的指示是香港科技发展的东风。香港《星岛日报》15日的社论称,香港向来具有背靠内地面向世界的优势,对国际人才有吸引力。香港资源流通自由度远胜内地,又有多所国际一流大专院校,不少机构信赖香港的法律保障,而无论海外或内地来港的人才,都容易适应香港的生活方式。此外,香港因有“两制”之利,部分国家对输出敏感高科技设备来港的限制,比输往中国内地更宽松。对中央来说,香港善用这方面的条件进行科研,也可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