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 再出实招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易地扶贫搬迁问题上,何立峰透露,2018年计划再完成28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同时特别要做好已经搬迁出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工作,解决好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今后,易地扶贫搬迁要与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助这一部分群众尽快脱贫并巩固脱贫成果。”他表示。
与此同时,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较多,存在“空心化”问题,国家发改委也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未来5年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该规划依据中央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5个要求,确定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和重大计划,明确实施步骤,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开好局、起好头。
对于备受关注的雄安新区建设,何立峰表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在稳步推进,目前设立了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组织了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团队对雄安新区规划框架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打磨、启动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目前,相关方面正抓紧组织编制指导雄安新区改革开放综合性文件,以体现中国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具体内涵,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放宽准入 吸引外资
不久前,美国商会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76%的会员企业认为中国投资环境正在改善或者保持稳定。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其对外开放的进一步走向与国内营商环境变化,必将成为外界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变化的重要窗口。
宁吉喆表示,未来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将主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2018年,中国将进一步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把自贸区试行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逐步扩大到全国,同时大幅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在一些领域放宽或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放宽或取消经营范围限制。
二是大力度推动投资便利化。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手续,简化企业生产经营相关行政审批,压缩消防、环评、用地审批、水电气接入、进出口通关的时间。同时,严格保护外资企业知识产权,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
三是大范围吸引外资进入。加大西部地区、内陆地区、沿边地区开放的力度,向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转移的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国家支持产业转移与加工贸易的资金、土地等优惠政策,实施境外投资者境内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等。(王俊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3月07日 第 02 版)
原文标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气足
原文网址:http://news.haiwainet.cn/n/2018/0307/c3543388-3127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