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直言不讳提建议,李克强一一回应
“当前影响中国大学声誉和排名的主导因素仍然是项目申请基金和发表论文数量等,但这些指标与大学‘教育下一代人才’的使命并没有直接关系,反而让老师没有足够时间开发课程、备课,这会直接影响本科教育的质量。”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霍普克罗夫特直言不讳对李克强总理建议。
“你的建议十分重要!”李克强回应道,“的确,评判大学教育质量不能仅仅依据学校发表了多少论文,而应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建立更加客观的评价依据,特别是要有利于本科教育。”
2月5日下午,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在华工作的部分外国专家并同他们座谈。
要实现经济繁荣,就要更好发挥人类的能动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院长菲尔普斯在发言中说,要实现经济繁荣,就要更好发挥人类的能动性,这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我看到中国正在创造日益便利的创新创业环境,这非常鼓舞人心。”菲尔普斯说,“充满活力的中国人民,是中国获得巨大成就的推动力,并将带领中国走向更高层次的成功与繁荣。”
“谢谢菲尔普斯先生,也感谢你曾经送我一本你的专著《Mass Flourishing》(《大繁荣》),这对中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有启示。”李克强说。
德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中德先进制造中心主任弗莱舍在发言中建议,要通过发展智能数字化生产设备和系统,使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产品支持快速增长的市场,同时发展资源高效和能源精益的生产系统。
“弗莱舍先生的发言特别强调了智能制造。”总理说,“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相互对接,我们之间的合作空间会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