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江西一小学无人“智能微图书馆”让师生享“悦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龙南1月22日电 (王成前)无人看管,24小时运行,输学籍号自助借书,刷RFID电子标签自助还书……这种互动感强、科技感足的借阅方式,有效突破了校园传统图书室服务的时空限制,让学生与阅读“零距离”。

  近段时间以来,在江西龙南师范附属小学会常常看到这一幕: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络绎不绝地奔向建在教学楼一楼走道上的“黄金屋智能微图书馆”,选书、看书、还书。

  记者看到,该校引进的这款“智能微图书馆”设备每台的占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上下共6层,可藏书200余册,其外观类似书柜。柜子中间有一块中控台电子显示屏,每个书格都有编号。

学生通过刷RFID电子标签向借阅管理系统归还书藉。 王成前 摄

  输入学籍号、选书、书格柜门自动弹开、取书……在现场,每个学生通过短短十几秒的自助操作,一本接一本的心仪书籍就从书架上到了他们各自手中。

  还书更是方便快捷。学生们在电子显示屏上先点击“还书”选项,然后再把借阅的书籍封底上的RFID电子标签在系统感应区刷一遍,书格柜门便自动弹开,最后将书籍放入即可。

  “这是全县学校打造开放式阅读体验空间的首次尝试,大大地激发了我校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提高了阅读效率,让阅读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也成为了一种快乐享受。”龙南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曹迅栋欣喜地说。

  学校都建有传统图书室,为什么还设法给孩子们引进“智能微图书馆”这一借阅管理系统呢?

  “如今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传统图书室利用率都不高,一是因为书籍比较陈旧,更新或补充的速度跟不上,市面上走俏的书籍更是很难看到;二是因为图书室开馆时间不固定或时间短,借阅书籍程序繁琐,影响到学生借书和还书。”曹迅栋介绍说,“智能微图书馆”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痛点”,打通了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能做到大数据外理分析书目推荐,以便定期更新保持图书受欢迎程度不减,而且随借随读随归还,为学生们建构起开放式阅读体验空间。

  曹迅栋还介绍说,更令人称道的是,家长可通过手机下载一款APP,便可如影随行地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并且在留言区可分享孩子的阅读心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一种有益创新尝试,“智能微图书馆”已成为龙南师范附属小学一道推进全民阅读的“文化风景线”,共享起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美好时光,“阅读”正悄然变身为“悦读”。(完)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8/01-22/8430036.shtml

 
相关新闻
福建省图书馆“听说读写”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徐刚在省图书馆做讲座   台海网1月21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徐教授的讲座太接地气了,我们作为福建人首先应该学习朱子理学。”今日上午,省图书馆举办的一场讲座中,观众情不自禁地叫起好来。记者从省图书馆了解到,连日来,省图书馆在省文化厅的指导下,通过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编印...

江西全力推动赣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突出四大特点

中新网九江8月30日电 (刘占昆华山吴鹏泉)第十五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简称“赣台会”)30日在江西九江市开幕,江西省台办主任邓保生此间表示,江西全力推动赣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突出项目注重实效、创新注重合作、版权注重互动、深度注重基层四大特点。 30日,江西省台办主任...

厦大图书馆晒2017年度“总报表” “书神”一年678本借阅量

台海网1月18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2017年各类账单接连出炉,昨日,厦大图书馆也对外公布了年度“总报表”,展示过去一年厦大图书馆的入馆总人次、馆藏资源、年度热门图书榜等2017年全年数据。   据悉,从2014年开始,厦大图书馆每年都会在岁末或年初,以数据图表的方式公布这类有趣的“总报表”,让学生们更好地分享收获、展望未来。   入馆总人次增长30万   数...

厦大图书馆晒去年“账单” 一博士生入馆305天

台海网1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过去一年,厦门大学图书馆开放331天,有博士生入馆天数达305天,荣登“馆主”宝座。昨天,厦大像支付宝一样晒出2017年度图书馆“账单”,介绍一年来图书馆图书借阅量、读者人数等大数据。   去年厦大最热门的人文社科图书是《彷徨之刃》,其次是《我们仨》和《海边的卡夫卡》,最受喜爱的理工类图书是《Head First Python中...

期末临近小学女教师带病授课 病情加重命悬一线

在病床上,王老师写下了对孩子们的希望。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因突发爆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泉州南少林国际武术学校二年级的王老师命悬一线,幸运的是,经过泉州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的抢救,她终于转危为安。在病床上,她最惦念的是学校的学生,面对病痛,她竟然还责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