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新活力:经济结构更优效益更好
几名学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处共享单车停车点取用共享单车(2017年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2017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和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双双达到58.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18日亮相的这些数据背后,一个活力四射、更高质量的中国经济备受瞩目。
世界银行中国局首席经济学家李伟乔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表现亮眼,不仅经济增速明显好于预期,而且在居民收入增长、生态环境改善、处置过剩产能等方面均取得进展和突破。
这些亮眼的数据折射中国经济的新气象: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从“互联网+”到共享经济,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新产品、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增长超过50%。
消费者在吉林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17长春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参观选购新能源汽车(2017年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需求结构持续改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2017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美的未来技术中心,员工在电脑前工作(2017年5月15日摄)。美的集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地区开设的这家技术中心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为研发方向,希望为企业产业升级创新和向高技术转型提供技术支持。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此前两年持续低迷的外贸,2017年实现了14.2%的强势增长,进口和出口更加平衡;全年利用外资规模超870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