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习近平日内瓦演讲一周年:世界为何青睐"人类命运共同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解局?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才能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

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以“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回眸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不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行动,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担当。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

中国方案备受期待

当今世界,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习近平以铿锵有力的话语回应世界对中国的期待。

在过去的5年,习近平在众多国内国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蕴含。

2013年3月,莫斯科的冰雪还未消融,“命运共同体”的种子已经开始播撒。习近平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当今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习近平指出要以这两种心态担起历史使命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应该以何种精神状态担起这一伟大的...

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的这14个妙喻你要懂

【学习小组按】 1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有过很多形象的比喻,今天学习小组推荐阅读《习近平关于全面...

展望2018年 国台办指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克难前行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杨程晨 路梅)国务院台办17日举行2018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回顾2017年两岸关系并展望新一年走势。他表示,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挑战、把握方向,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克难前行。   马晓光表示,2017年两岸关系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放任纵容“去中国化”“渐进台独”活动,阻挠两岸交流合作。“台...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五个过硬”!

【金句】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五个过硬”!   编者按: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的极端重要性,对中央委员会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出了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

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系列网评:以史为鉴不能忘

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系列网评之三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再次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历史眼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能忘。功成名就时居安思危不容易。历史的教训一再出现,稍有不慎,就会一失足而千古恨。回顾过去,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