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刮骨疗毒式的整改
从5年没开1次党委会到1年开41次,加强党建的同时铁拳反腐、推动改革
2017年1月17日,日照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整顿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一方面加强铁拳反腐,全面铲除“污染源”;另一方面拨乱反正,强力推动港口深化改革。
“日照港系列腐败案件表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只是表,党的观念淡漠,党的领导虚化、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才是里。正是因为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没有落实,日照港才成了独立王国、私人领地。”日照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汤占领表示。
李海平分析,上世纪80年代,日照港隶属交通部直接管理,2002年移交日照市管理。但因日照港的特殊地位,市里对日照港并不敢管,杜传志也一直把自己视为厅级干部,不服管。
日照市委巡察发现,2012年以来,日照港集团没有开过一次党委会。31个分公司中只有12个配备了专职书记。大部分基层党组织成立后就没有换过届,党组织活动简单化、形式化、行政化。
在全面整改的推动下,日照港给自己定下了“一改到底”的硬标准,以“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企”。2017年内召开党委会41次,研究“三重一大”事项128项;广泛开展覆盖全员的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建立抓基层党建“三张清单”等制度;针对市委巡察反馈问题,研究制定157项具体整改措施,对交办的27件问题线索进行深入调查并作出处理……
针对集团机构臃肿、层级过多、资源壁垒等问题,通过“并部、撤科、减员”,总部机关由13个整合为10个,全面取消了处、科等行政色彩浓厚的机构设置,编制定员由232人精减为102人,减少57%,中层管理人员编制减少32%。
日照港相继开展了机关、机构、人事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劳务用工体制和物资供应体制6项改革。撤并6个亏损单位,取缔原有109家代理商,90%以上的主要生产物资实现厂家直购。为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导向,日照港设立了新的薪酬分配体系,提高一线员工夜班费补贴和班组长补贴,建立收入向一线岗位、高技能岗位和“苦累脏险”岗位倾斜的良好导向。
一次浴火重生的洗礼
查处系列腐败案件,消除了发展的毒瘤,港口再现干事创业的清风正气
“查处系列腐败案件、整顿改革,消除了发展的毒瘤,凝聚了人心,日照港的政治生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的十九大代表、日照港集团二公司矿石装车队堆取料机女子班班长陈晓红坦言,班组长曾经一度是没人愿干的差事,如今风清气正,工资也涨了,大伙干劲很足。
陈晓红说,经过一年的整饬,港口再现干事创业的清风正气。现任日照港党委书记、董事长蔡中堂介绍,2017年1—11月,日照港累计实现利税12.36亿元,增长49.29%;利润9.3亿元,增长93.04%,达到建港以来最好水平。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亿元,10年来首次“由负转正”,实现了浴火重生。
蔡中堂表示,港口将继续夯实党建基础,落实党委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政治核心地位,健全完善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他对日照港的未来充满信心: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港口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以查处日照港系列腐败问题为契机,日照市聚焦“为官不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大类突出问题,部署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伴随政治生态的持续好转,日照市的经济发展也在稳步前行。
“如果一个地方风气不正、腐败盛行,党员干部就没有心思干事创业,正常的市场秩序就会被破坏,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日照市委书记刘星泰表示,“日照港相关腐败问题的查处再次证明,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毒瘤,风清气正的环境才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保障。”
原标题:国企管理层贪腐带坏集团风气 连门卫都吃拿卡要
原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1-15/84238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