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人民日报:理性看待天然气紧张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新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理性看待天然气紧张(各抒己见)

  萧 然

  我国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煤改气一定会继续下去,天然气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

  天然气紧张是今冬一个热门话题。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只是这次范围和程度,都比前些年要剧烈一些。

  引起几次“气荒”的直接原因都是各种因素导致的需求过快增长。但是,换一个角度看,需求是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一些领域为了发展甚至还要刺激需求。所以有需求又未必是坏事,甚至是好事。

  比如十几年前,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时,由于需求不足,有关部门要向沿线的省份分摊气量,甚至出现了天然气的降价促销。对于天然气生产企业,同样是烦恼,相信今天需求过旺带来的烦恼总比当初有气卖不掉的烦恼要好些。

  当然,今天的需求增长确实有点快,甚至快到了难以应对。但是,抛开阶段性的现象从宏观看,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的势头才刚刚开始。我国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不到10%,到2020年也就10%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是大约25%,发达国家甚至达到1/3。按这一口径,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的大头还在后面。

  再说此轮“气荒”的直接动因煤改气,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上世纪初,美英两国和我们一样,也是煤炭唱主角,煤炭比重都在70%左右。通过几十年的结构调整,如今他们基本实现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三分天下。我国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煤改气一定会继续下去,天然气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所以,我们万万不可把开头当过头,只是这一转变要防止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逐步实现。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价格。任何一个产业要健康有序发展,除了需求,最重要的就是理顺价格。

  天然气这种一次能源产品,价格形成有其特殊性。一般工业品价格往往是需求与价格成反比。因为需求大,才能刺激产量上规模,边际成本就会下降。所以,工业产品往往是越普及、越大众化,价格越便宜。在流通领域,买得越多越存在讲价空间,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工业品的这一价格逻辑在能源类产品中往往不适用,甚至是相反。比如国际石油价格,需求越旺油价反而会上升。所以产油国为了产销平衡,往往会用限产来抑制油价下跌。限产就是为了相对提高需求。

  天然气由于其主要以管道输送的特殊性多采用双方协议价格,但与油价接轨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液化天然气(LNG)比重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快油气价格的同步。因此,天然气价格也会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而上升,这是经济规律。

  其实不仅仅是一次能源,像电力甚至水这类产品也是需求和价格反向运作。比如阶梯电价,不仅我国实行,美国一些州由于日本福岛事故后的去核化导致电力供应紧张,也在采用阶梯电价,也就是消费得越多,电价越高。在没有找到更清洁、更经济的替代能源之前,我们想用比较清洁的天然气替代高污染的煤炭,就不得不付出更大的成本,毕竟鱼和熊掌很难兼得。

  沙特的例子给我们以启示。沙特是举世公认的天然气资源大国,但该国的天然气供应却不足,根本原因就是天然气价格政策不合理。该国的天然气销售价格低至成本价以下,导致无论国际资本还是国内资本都不愿意投入,结果天然气产业无法实现良性发展。这提示我们:解决中国天然气问题必须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但是,引入竞争的前提必须是理顺价格,否则任何资本都不会投入一个赔本赚吆喝的领域。

原标题:人民日报:理性看待天然气紧张

原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j/2018/01-15/8423870.shtml

相关新闻
大陆新开民航线,台当局你紧张什么

大陆方面4日宣布启用穿越台湾海峡的M503北上航线以及从厦门、福州、东山到M503之间的三条连接航线。这本是大陆的正常民航线路安排,却遭到台湾当局的激烈非议。台陆委会、“国防部”等宣称该航线的开通威胁到台湾的空防安全,要求大陆立即停止使用该航线。这种无理要求当然不会被大陆方面接受。   M503航线的开辟完全是为了缓解大陆的空域紧张。众所周知,大陆的航...

台媒称大陆辽宁舰将再度“绕台”台防务部门又该紧张了...

辽宁舰(资料图)   台防务部门4日称,解放军航母辽宁舰4日下午自驻地出发,航经舟山岛,研判将执行跨区远海长航。对此,台“联合新闻网”4日猜测道,由于辽宁舰此行极有可能带着解放军准备海试的第二艘航母空舰人员进行演习与操作,航程间势必有舰载战机起降,返程也可能再穿越台...

2018年台当局或令两岸关系更趋紧张

文/朱松岭 2017年在台湾政局日益加剧的政治博弈中结束,台湾经济在回温增长的车道上行驶缓慢,两岸关系在冷对抗逐步升级中进入下一年。2018年,“九合一”选举将如何改变岛内政治版图?台湾经济将有怎样的变化?蔡英文将把两岸关系带向何方? “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翻身难 2018年“九合一”地方选举既是蔡英文的期中考,又是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站,因此是...

每公斤上调7分钱 天然气价格昨日微涨

台海网12月3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随着油价小幅上涨,昨日12时,天然气应声微涨,每公斤上调0.07元,即调整为每公斤7.33元。   昨日,记者在国际会展中心附近加气站了解到,对这一微调,出租车司机普遍无感。针对之前网上传言加气比加油贵,不少司机表示疑惑。“还是加气成本低。”出租车司机黄泽强说,加满一箱气大概八九十元,平均每公里0.4元左右,如果加油,平...

厦门非居住性水价、气价将变动 明年1月1日起进行调整

台海网12月1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厦门非居水价和气价将进行调整。昨日,记者从厦门市发改委获悉,经市政府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其他行业自来水价格从1.80元/吨上调至2.20元/吨;非居管道天然气最高销售价格从3.42元/立方米下调至3.38元/立方米。   其他行业自来水价格为何调整?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起,厦门其他行业用水价格已14年未进行调整,期间原水费、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