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伙伴更加多元
中国外贸在续写“老友记”的同时,也在加速拓展“新朋友”。
2017年中国与欧、美、东盟这三大传统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5.5%、15.2%和16.6%,三者合计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40%以上。同时,中国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22%和17.3%。
按照官方计划,2018年中国要在已完成16个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再力推十大自贸协定谈判,包括中国—以色列、中国—海合会等。用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少刚的话说,2018年有望成为中国自贸区建设的“丰收之年”。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大增
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7.3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7.8%,高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进口额3.07万亿元,增长26.8%。
目前,中国正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接。在此情况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将继续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亮点和增长点。”黄颂平说。
质量结构持续优化
2017年一般贸易占中国进出口总值比重比2016年有所提高。这表明中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在增长,有利于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
中国外贸提质增效的另一个体现,是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向好。2017年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7.2%,计算机增长16.6%,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10.3%。黄颂平称,这表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逐渐显现。
同时,中国进口结构也趋向高端,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优质消费品进口增势亮眼。2017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同比增长17.3%,发动机增长17.6%,水海产品增长近20%。
如黄颂平所言,中国外贸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今后官方将推出哪些措施促外贸提质增效,值得关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