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大国制造“东北狼”——记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团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林静娴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题:大国制造“东北狼”——记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团队

  中新社记者 张素

  “我们就是一群‘东北狼’。”大连理工大学现代制造技术科研团队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这群“东北狼”有30余位核心成员,来自材料、力学、机械和控制等领域。近9年内,他们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2008年,团队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4年,团队领军人贾振元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8年1月8日,贾振元等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三次获奖,都是解决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原理及相关工艺,既有关联更有差别。”贾振元对中新社记者说。

  今年获奖项目名为“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是从源头上解决航空、航天、交通领域高端装备所选用的新型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构件加工中面临的世界性难题。

  “强度比钢强,比重比铝轻,导电性能比铜好。”贾振元说,由碳纤维为增强相制备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易实现材料与结构整体同步制造,可减少连接,已成为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高端装备减重增效的优选材料。但用传统加工方式极易产生毛刺、撕裂等损伤,继而影响性能,“毛刺、撕裂将使疲劳寿命和拉伸强度下降9%至30%”。

  国内外研究中缺乏系统的共性基础理论,国际通行做法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采用多次实验对比加工效果来改进传统刀具。中国科学家无法得到实际经验,致使“中国制造”受制于人。

  比如,复合材料占机身比重是衡量航空飞机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空中客车A380达到25%,波音787达到50%,中国国产支线客机ARJ仅为2%。然而中俄正在合作研制的远程宽体客机C929的目标是“超过50%”。

  “科研工作一定要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贾振元说,想要在短时间内从并跑到领跑,“没有基础研究做支撑,你就超不过去”。

  这支科研团队决定突破传统金属等均质材料切削理论体系的束缚,开辟和建立一个适应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的全新的理论体系。得益于团队内交叉融合,又有国家项目经费支持,他们终于啃下“硬骨头”。

  “我们要弄清楚损伤是怎么产生的,整个研究过程充满挑战,往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团队成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福吉回忆说,有些实验做了半年都没有一点进展。不过,得益于领头人方向把得准,“我们的弯路走得少”。

  最终,贾振元团队揭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去除机理和损伤形成机制,提出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的切削理论,建立了切削力和切削过程动态仿真模型,实现了“源头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发团队在基础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后,反过来进行应用实践研究,先后发明三类9个系列的制孔、铣削等刀具。他们找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质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研发出13台套数控加工工艺装备,填补国内空白。

  贾振元说,新研制的技术装备及刀具从2010年开始应用,使复合材料加工损伤由原来的厘米、毫米量级减到0.1毫米内。这些刀具的寿命高于进口刀具2至7倍,价格仅是后者的四分之一。还有一些以往无法加工或只能手工加工的装备,如今做到低损伤数字化加工。

  团队成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高航还记得有一次到企业推广刀具,对方提出“如果能当场连续加工100个孔,我们就信服”。结果,他们用刀具干净利落地在一块复合材料板上钻出100个孔,赢得用户信任。

  据不完全统计,上述装备及刀具授权发明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54篇,相继应用于航天一院、航天三院、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企业,成为中国航空航天多个重点型号关键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的“利器”。

  既是“东北狼”,他们也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使命。以这支团队为主要骨干创建了国家级辽宁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动牵头对接当地老厂,把科研做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完)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1-08/8418740.shtml

相关新闻
27位科学家曾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一张图带你认识

一张图,带你认识最值得敬重的“网红”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于今天(8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届时将揭晓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自1999年设立以来,共有27位科...

国家科技三大奖持续“做减法” 推荐制“挑大梁”

国家科技三大奖持续“做减法” 推荐制“挑大梁”   ——改革中的国家科技奖励亮点频现   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即将召开。这是继2017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简称《方案》),奖励大会“变脸”后首次与公众见面。   评审过程有哪些变化,奖励趋势有什么亮点?记者邀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简称奖励办)有关负责人答疑解...

中国科技“工匠”发力“小精尖”为中国制造正名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中国科技“工匠”发力“小精尖”为中国制造正名   中新社太原12月26日电 题:中国科技“工匠”发力“小精尖”为中国制造正名   中新社记者 胡健   打开微信窗口,一张“太空卫星”的头像在好友列表里显得与众不同,这是“85后”科研工作者杨晗用了很久的...

男子想带刀坐动车还对民警咆哮 被依法行政拘留5天

台海网12月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我这是老爸送的生日礼物,一把小刀而已,有什么危险的!我现在急着赶车,错过了动车你们负责吗?”陈某朝着厦门铁路公安处泉州车站民警咆哮,但下一刻,他因为这把刀,被依法行政拘留5天。   昨日上午9时,陈某在泉州站安检时,被安检员拦下。陈某因为着急赶车,一边咆哮一边拎背包,准备强行过安检。“我就带了一把小刀,又没有...

多孔纳米复合材料 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属

多孔纳米复合材料 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属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制备出一种磁性多孔纳米复合材料,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该工作为降低环境中重金属的危害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论文日前在美国化学会核心期刊《可持续化学与工程》上发表。   吴正岩课题组制备出一种结构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