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银监会规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 防止资金脱实向虚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陈成沛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消息,近日,《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制定出台,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要求委托贷款资金用途应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业务健康发展,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从而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资料图:银行工作人员清点货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该负责人指出,近年来,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发展较快,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也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对此,银监会高度重视,按照回归本源、规范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办法》。

  该负责人介绍称,《办法》共33条,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委托贷款的业务定位和各方当事人职责。《办法》明确委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业务,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按照权责利匹配原则提供服务,委托人承担委托贷款的信用风险。二是规范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委托资金来源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审查,且明确了不得用于发放委托贷款的资金类型。三是规范委托贷款的资金用途。《办法》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明确委托资金用途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对资金用途进行了限定。四是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委托贷款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将委托贷款业务与自营业务严格区分,加强风险隔离和业务管理。五是加强委托贷款业务的监管。《办法》明确,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将对违规办理委托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或实施处罚。

  针对《办法》制定目的和作用,该负责人指出,一是弥补监管短板。目前没有专门制度对委托贷款业务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办法》出台填补了委托贷款监管制度空白,为商业银行办理委托贷款业务提供了制度依据。二是加强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完善委托贷款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严格风险控制措施,不得超越受托人职责开展业务,同时强化了相关监管要求。三是服务实体经济。《办法》要求委托贷款资金用途应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业务健康发展,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从而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原标题:银监会规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 防止资金脱实向虚

原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8/01-06/8417793.shtml

 
相关新闻
银监会: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不得从事债券期货等投资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消息,银监会近日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委托贷款资金不得从事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不得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不得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或增资扩股等。 ...

福建省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开赛

台海网1月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6日,由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在福州钱塘小学开赛。   比赛设小学组(3—6年级学生)、中学组两个组别,分软笔、硬笔两个类别。比赛还邀请省书协陈奋武主席、朱以撒教授等书法家、书法教育专家学者担当评委,将分别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的指导教师将获得“优秀指导...

商业银行深度转型大幕开启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数十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回归本源、深度转型的大幕已经开启。2018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商业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大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运行将呈现盈利增速提升、资产质量改善、资负结构调整、资管业务加快转型、智能投顾稳步...

媒体盘点:2017年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十大成果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于金融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金融业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改革三项任务,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构建,金融业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中国人民银行对普惠...

两面夹击 银监会加强银信类业务监管

银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银信类业务增长较快,其中银信通道业务占比较高,存在一定风险隐患。银监会对此高度重视,《通知》对银信类业务,特别是银信通道业务予以规范。   上述负责人指出,《通知》共10条,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明确银信类业务及银信通道业务的定义。《通知》明确将银行表内外资金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