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卡德带着孩子们进行足球训练
原标题: 一个非洲富二代的北漂生活
近日,一则非洲富二代北漂做足球教练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拍摄于北京,画面中,一名黑人教练正在足球场地边,指导一群中国孩子动脑子,别太久跑。拍摄者称,视频中的黑人教练来自苏丹共和国,是当地的富二代,而现在,他成为一名北漂,在北京做一名足球教练。
1 月 3 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这名网红教练李卡德。李卡德说,从 2011 年来到北京后,他便一边读硕士一边兼职做足球教练。现在,他不仅是平谷区第八小学的足球教练,还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
问及富二代和北漂的双重标签,李卡德笑称,在家乡时,经济条件的确不错,但来到北京后,做足球教练的事曾遭到家人反对,一度中断对他的经济支持,这让他经历了不少困难。
非洲苏丹共和国到中国的直线距离 9100 多公里,这是李卡德的家乡和现在居住地的距离。
2010 年,李卡德离开苏丹,来到中国。他的第一站是广州。因为父亲从事跨国家具生意,曾多次到广州出差,李卡德也选择先到这里,开始学习中文。不久,因为父亲朋友的关系,李卡德北上到达武汉。短暂停留后,李卡德在 2011 年来到北京,并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北京成为他在中国的第三站,也是他目前在中国停留最久的一个城市。
因为热爱足球,以前接受过职业足球培训,李卡德从 2012 年开始兼职做起了足球教练。每周末,他会到海淀公园教孩子们踢球。此前,有媒体报道李卡德每周薪水只有 600 元,李卡德表示,那只是最开始兼职时的工资。
但他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李卡德对北青报记者称,因为又要读书又要踢球,父母担心会分散注意力,而且家里提出希望他毕业后回家继承生意的要求被拒绝后,李卡德一度失去了父母的经济支持。他认为,这让他和其他北漂一族一样,体会到困难。但好在,经历过一系列磨练后,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越来越好。
毕业后,李卡德坚持自己对足球的热爱,在平谷第八小学找到了一份足球教练的工作。同时,李卡德还申请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训练专业相关的博士学位。
从北京体育大学到平谷八小,距离 85 公里左右。几乎每天他都要往返于两所学校之间,在听课和教课、学生和老师的身份之间进行切换,这让李卡德觉得忙碌又充实。
两年没回苏丹,李卡德也表达了对家里父母和儿时伙伴的想念。目前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已经缓和,但不再依赖家里的经济支持。他说,以后会留在中国,汉语学得这么好,到了其他国家就没用了。他还说,会继续教孩子们踢球。
对话
李卡德:现在薪水已经翻了十多倍
在北京生活近 7 年,李卡德在说话时已经不自觉地会使用儿化音。李卡德称,从来中国前一句你好都不会说,到现在毫无压力地用中文教课,和他这几年做足球教练的经历分不开。因为足球,他也收获了许多朋友,和一群小弟子。
认可北漂身份,自认经历了一些困难
北青报:当时选择从武汉来北京,出于什么考虑?
李卡德:来之前我不太了解北京,只是觉得北京有很多好的大学,比如语言大学、清华、北大、理工大学等,而且在学习环境上要比其他城市好。所以在学习汉语、通过了 HSK(汉语水平考试)之后,就申请到北京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