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2日电(冷昊阳)22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相比于80后的“房奴”式生活方式,中国90后、95后大学生更愿意把钱花在享受生活上,传统的住房观念在淡化。
资料图。中新网 种卿 摄
年轻大学生住房观念淡化 不愿成“房奴”
这份报告全称为《社会蓝皮书: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国家政府研究人员撰写。报告从收入和消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全面研究总结了中国社会生活多个领域的发展变化。
蓝皮书指出,对于比较注重家庭观念的中国人来说,房子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家的象征。不过,如今大学生传统住房观念在淡化,越年轻的大学生,越不愿意成为“房奴”。
蓝皮书指出,在传统的住房观念上,无论是80后、90后,还是95后大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仍然表示认同,把房子视作安身立命的根基,但是相较于80后,90后和95后大学生选择同意和比较同意以上观点的比例逐渐在降低。
根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对中国大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12所高校,10765个有效样本的数据统计,对于“有自己的房子才有家的感觉”的观点,80后大学生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比例高达96.8%,90后和95后则分别降到88.2%和85.4%。
对此,蓝皮书称,住房观念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与当前的高房价有关系。近些年来,中国的房价持续增长,高房价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梦魇”。很多人为了买房而背负沉重的房贷,对于这一行为,六成多的80后大学生选择了支持,但是有一半多的90后大学生、约六成的95后大学生均表示不赞成。
调查显示,相比于80后的“房奴”式生活方式,有44.7%的90后大学生和45.9%的95后大学生更愿意把钱花在享受生活上,而80后大学生认同此种生活方式的比例仅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