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业界:中国急需建一支营养师队伍 科学指导居民饮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新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汤琪)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日常的饮食,通过健康、科学的膳食来调理身心,这种方式也逐渐被用来预防一些慢性疾病。但在中国,营养师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职业。

  18日上午,第一届全国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大会暨首批注册营养师颁证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蔡威表示,中国急需建立一支营养师队伍,以便科学有效地指导居民的饮食营养工作。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规划指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慢性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群众慢性病疾病负担日益沉重。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18日在会上透露,近年中国国民营养摄入呈现畜肉及油脂消费快速增多、粮谷类消费逐步减少、蔬菜摄入量明显减少、水果摄入量明显不足、超重和肥胖率快速上升等趋势。

  “主要慢性病的病因已经十分确定,最重要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是不健康饮食和能量摄入过量、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及过量饮酒等。”王陇德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指出,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和40%的肿瘤。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告诉中新网记者,国务院今年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有六大任务,都涉及到营养均衡,强调膳食的营养管理。

  杨月欣说,“我们希望人人都是营养师,这样一来,我们的疾病、慢性病会落到最低可能发生的程度,但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没有那么强。”

  记者了解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营养学会逐渐探索和设立了注册营养师水平评价制度,并于18日上午为其中100名首批注册营养师颁证。该评价制度旨在规范营养师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考核和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营养从业人员行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蔡威介绍称,营养师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中国急需建立一支营养师队伍,以便科学有效地指导居民的饮食营养工作。

  “注册营养师是具有营养学和膳食营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完成中国营养学会备案注册的专业从业人员,是落实营养工作的关键力量。”蔡威认为,调整中国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独立系统的营养学教育和研究机构,设立多层次的专业营养师的培养教育体系已成当务之急,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民健康长寿的迫切要求。

  杨月欣表示,希望首批注册营养师起到带头作用,在基层、临床、学术需要方面,凡是可以做膳食调理、膳食营养、运动营养、临床营养的地方,都应该有营养师的身影。(完)


(原标题:业界:中国急需建一支营养师队伍 科学指导居民饮食)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12-18/8403176.shtml

相关新闻
中国式孝顺成为目前中国家庭的幸福密码

张炜煜与母亲在长城合影。(张炜煜供图)   中外网友热议的价值观 东方文化生命的“黏合剂”   中国式孝顺 中国家庭的幸福密码   坐高铁时像个小孩子,喝拿铁咖啡觉得“糊锅”了,兴高采烈地在王府井逛街也忘不了老家地里的麦种子……最近,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张炜煜,将这些和母亲相处的小事写进《娘亲进京》一文,并在网上发布,被众多网友评价为“年度催泪...

“很活跃”但“不成气候” 高职国际化办学之惑

“很活跃”但“不成气候”   高职国际化办学之惑   前不久,在天津召开的2017年中国—新西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引来了中外上百名职业教育界人士,这让中国的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一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聚光灯下,记者发现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之路走得并不顺畅,有些项目甚至处境“尴尬”。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陆群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交通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尚缺准确、科学的统计数据

资料图:正在接受救治的交通事故伤者。 中新社记者 田进 摄   交通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   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建立独立的三级创伤救助中心,而只能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综合医院创伤救治团队,这种模式更适合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然而,中国交通创伤救治还缺乏准确、科学的...

回顾2017年:哪八大惊喜刺激中国人自信爆棚?

共享单车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2017,哪八大惊喜刺激国人自信爆棚   回望2017,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涌现出很多可圈可点的震撼与惊喜,十三亿中国梦的践行者由此激发满满的信心和超强的动力。《半月谈》编辑部从中梳理出2017带给国人特别惊喜的八大热点、亮点,以致敬奋进...

中国“超级显微镜”首批实验计划公布

我国“超级显微镜”首批实验计划公布   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迄今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将在2018年迎来验收,目前该装置3台谱仪的首批实验计划对外公布,实验覆盖若干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这是该项目继今年8月进入试运行以来的又一重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