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如何认定“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检察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如何认定“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

  李晶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将“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与“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一并规定为诈骗罪(未遂)的法定情形。与后两种情节不同,“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是一种相对抽象的、主观的判断,且存在不同的理解,因而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争议焦点。

  笔者认为,对于“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可作如下理解:

 

  第一,“危害”属于非财产性后果。诈骗罪的后果是造成财产侵害,而本条处罚的是未遂犯,因此,“危害严重”一定不是指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其含义应为财产性损失以外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这是正确理解“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基础。

  第二,“危害严重”与“诈骗手段恶劣”是修饰关系,而非并列关系。一是未遂犯的处罚根据之一在于,一旦行为既遂将会造成达到犯罪程度的严重社会危害,故“危害严重”不是个案后果,而是行为手段的一种性质。二是诈骗罪的本质是对财产权利的侵害,不宜将其他类型的法益作为本罪决定性的入罪标准。因此,两者是修饰关系,“危害严重”修饰“手段恶劣”,即本条可表述为“以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恶劣手段进行诈骗”。

  基于以上理解,在认定“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时要重点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对手段的认定是抽象的类型性判断。如上分析,这里“危害严重”是用于修饰限定手段的,而非描述行为人在个案中造成的具体后果。因此,在认定手段时应把握手段的类型,即进行抽象的判断,而不能以个案结果来认定手段。

  第二,对危害性的认定要结合行为性质和范围大小综合判断。如上分析,此处的“危害”并非财产性损失,不能以财产数额计算,而应以危害的性质和范围大小综合判断。具体的认定方法,根据司法实践可以考虑以下两方面:

  一是是否利用了被害人对特殊主体的信赖。例如,以慈善名义进行诈骗,利用了被害人对慈善机构的信赖,这种行为将损害公众对慈善活动的信任,影响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又如,冒充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机构进行诈骗,会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良好形象,损害国家机构的权威,进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这种类型的诈骗手段就属于“危害严重”情形。

  二是是否利用处于特殊境遇被害人的迫切需要。这主要适用于对个体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形。例如,专门以严重疾病患者为诈骗对象,造成病情延误,严重危害被害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情形。又如,以生活贫困者为诈骗对象,加重其生活困境甚至造成其自杀或死亡。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

(原标题:如何认定“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12-10/8396711.shtml

相关新闻
男子自称是厦门人一人分饰多角 7个月内骗走女友28万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本以为爱上的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结果却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江西籍女子小燕(化名)陷入爱情漩涡,付出了温柔与感情,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所谓“贴心”男友陈某的一系列欺骗。在7个月多的时间里,她被陈某以各种理由骗走了28万元;而且,这个“陈某”的名字也是假的,真名叫华某。8日,晋江警方将诈骗嫌疑人华某(江西人,29岁)抓获...

刚给付款码钱就被人刷走 昨天一天就有5人被骗

台海网12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陶小莫/漫画)给我18位付款码,你的钱归我!仅昨天一天,厦门就有5名市民被人骗走微信付款码,一给付款码钱就被刷走。其中,有人被骗5000多元,也有人被骗走几百元。   昨天下午,厦门市反诈骗中心为此发布紧急预警,提醒市...

诈骗分子扮完姐姐扮弟弟 男子被骗取上万元

台海网12月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假扮女生与被害人恋爱,再扮女生弟弟与被害人见面。魏某在两个角色间游刃有余,骗取被害人11037元。   2016年8月,小伟(化名)在陌陌上认识了“杨雅柔”。经网络接触,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一次吵架,“杨雅柔”要求小伟到海沧找他。但在约定地点,小伟没有见到“杨雅柔”,见到的是“杨雅柔”的弟弟杨志。杨志答应带小伟去找“杨雅...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紧急提醒 别轻易泄露微信付款码

台海网12月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如果您和陌生人通过微信交易,对方要求您发18位付款码给他时,您可一定要当心,因为您极有可能是被骗子盯上了!   昨日,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紧急提醒,仅前天一天内,就有5名市民因向人透露微信上的18位付款码,导致“钱袋子”失守。   【案发】   付款码外泄被骗数千元   前天,张先生想买一款手机软件,遂在网上搜索,并...

诈骗团伙冒充民警以“你涉嫌248万洗钱案”行骗

台海网12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叶允平/制图)年底了,各种骗术明显增多,一不小心,你可能就给骗子送“年货”了。   昨日,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预警,并结合三类冒充诈骗的典型案例揭秘诈骗手法。据统计,近期多发的三类“冒充”诈骗分别是“冒充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