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比对12年间两次调查告诉你——
中国城市孩子生活方式健康吗
资料图:小学生手持竹简做“竹简国学操”动作。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数说】
少年儿童时期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生活方式研究”课题组先后于2004年和2016年两次对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2004年调查中小学36所,有效学生样本量2498人,男女大体各半;2016年调查中小学48所,有效样本量4196个,男女大体各半,城乡各半。
课题组通过比对2004年和2016年城市少年儿童调查的结果,揭示少年儿童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生活方式、促进少年儿童健康的对策建议。本文为报告的节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我们通过对比2004年和2016年城市少年儿童生活方式调查的数据,尝试分析当代少年儿童生活方式变化的趋势,以及对健康的影响。
1.饮食与营养趋向健康
与2004年相比,上学日,城市少年儿童在家吃饭减少,在学校吃饭增多。数据显示,一日三餐在家吃饭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在家吃早餐、午餐、晚餐分别减少了14.3个百分点、7.4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少年儿童一日三餐在学校吃增多,在学校吃早餐、午餐、晚饭分别增加了3.9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和7.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路边摊吃早餐的比例增加了4.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在休息日,少年儿童在家吃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分别增加0.5个百分点、8.5个百分点和8.3个百分点。休息日在餐馆吃饭则有所减少。
与2004年相比,经常吃零食的城市少年儿童比例下降。数据显示,经常吃零食的城市少年儿童由56.1%减少至48.5%。
但是,与2004年相比,城市少年儿童不吃早餐的现象明显增多。数据显示,“每天吃早餐”的城市少年儿童由77.0%降至64.4%,减少12.6个百分点;而“多数时间吃”“很少吃”“从来不吃”早餐的城市少年儿童分别增加6.5、5.3和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