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甘肃立法保护湿地生态14年 湿地修复与恢复初见成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兰州11月28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11月28日是甘肃省率先在全国立法保护湿地的第14年。当日,甘肃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披露《关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称,该省尕海湿地面积有明显增加,月牙泉水位趋于稳定,干涸60年的哈拉诺尔湖重现碧波,形成了24平方公里的湖面。

 

  甘肃是中国湿地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湿地总面积169.39万公顷,湿地斑块总数4015个,主要在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和高寒阴湿区的甘南州。因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湿地面积缩减严重,加速生态恶化。

  甘肃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力学介绍,保护好甘肃湿地生态环境,具有减轻沙尘暴危害,阻挡沙漠南移,维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和黄河上游水源补给区生态安全的重大意义。

  甘肃是全国第二个制定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省份,2003年11月28日通过《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启动法制化保护湿地生态。

  张力学说,这些年,该省实施湿地保护优先工程,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营造生态保护林和水源涵养林,恢复、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在黑河流域治理、石羊河流域治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等三个项目中,甘肃共关闭机井5000多眼,压减灌溉面积超过100万亩,下游水位开始逐步回升,党河、疏勒河下泄生态水量逐年增加。

  “十年前,尕海湖水只有现在的一半,生态环境也很差,局部沙尘能见度只有10米”。尕海湿地保护站站长张勇28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草原补播、禁牧、引水、围栏、筑坝等工程实施,湿地生态明显好转,每年来栖息的候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尕海湿地各类候鸟达2.5万只左右,与2014、2015年同比增加了15%以上。(完)

原标题:甘肃立法保护湿地生态14年 湿地修复与恢复初见成效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11-28/8387718.shtml

相关新闻
厦门首个生态法庭落户同安汀溪 年底投用

台海网11月29日讯 据厦门广电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记者从同安区人民法院获悉,目前我市正在同安汀溪建设全市首个生态法庭,预计年底投入使用,今后全市...

4只珍贵天鹅来三明过冬 还有专人保护

台海网11月28日讯 据三明网报道,11月26日,4只天鹅迁徙到明溪县盖洋镇湖上村的消息迅速在明溪、三明迅速传播开来。 村护林员曾均元向闻讯来到这里的明溪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介绍说:它们已经来了三天,一直在水坑自然村一带觅食,为保护它们的安全,盖洋林业站和村委...

“华东—福建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在福州启动

台海网11月2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24至27日,“华东—福建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植物保护等级专家评估会在福州植物园召开。福州植物园邀请中国植物园联盟秘书处、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13个单位的植物专家参加了会议,对福建地区本土植物的分布情况和受威胁等级逐一评估并初步确定植物受威胁等级。目前已初步评估为野外灭绝的福建本土植物有2种,需要进一步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