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的牺牲与隐忧
“从我手上救活的矿难遇险人员有几十名,遇难的也见过。”在神华集团位于鄂尔多斯的下属企业神东集团举行的一次应急救援技能竞赛中,一名救援人员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在那场技能竞赛中,20多家企业数百名矿山救援队员和消防队员参加。
发生矿难、大火等事故后,人们经常能通过电视画面看到救援人员的身影,只不过,他们不是现役的消防武警,而是企业职工,却干着消防员的活儿,同样是向火而行的“逆行者”。
他们的故事,更不为人知。他们的尴尬,也难以被理解。
经常在梦中惊醒,以为装置着火了
石军是神华集团煤制油鄂尔多斯分公司消防队的大队长,年近50岁,管理着一支50多人的消防队。由于训练科学、严格,他的队伍在神华集团各企业的技能大赛中,总是能够获得好成绩。“我们一般采取军事化管理,24小时随时待命,有事故处理事故,没事故就加强训练,为处理事故做准备。”
24小时待命是整个应急救援行业的工作常态。不管是矿山救援队还是消防队,都必须保证一有事故发生马上就能行动。“消防员必须保证事故发生后,三五分钟就要达到现场。”镇海炼化消防支队队长刘猛飙说。
镇海炼化是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主要加工原油和生产乙烯产品,均易燃易爆,且装置很多,有近300人的消防队伍。由于24小时待命,许多人一开始不习惯。29岁的朱贤峰已经在镇海炼化消防队工作了9年,即便休假在家,他脑子也时刻紧绷着,经常在睡梦中惊醒。“会一下子坐起来,以为装置着火了,半天才能回过神,原来是在家里。”
有的人会认为,消防队平时无事可做,可以休息,其实不然,队员在平时必须保持高强度训练和学习。攀爬、负重跑、模拟演练,每天都会有专门的训练科目,课程排得满满的,往往夜晚还要保持训练。也正因如此,许多人都练就了一身肌肉。除了体能,救援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神华集团的救援技能大赛上,有一个科目是负重障碍跑,模拟在煤矿巷道中参与救援。队员需要身背近20公斤的救援设备,奋力奔跑800米,期间还要攀爬、过单边桥、穿模拟巷道,跑下来后,这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都会累瘫在地上。
比起24小时待命的紧张、长时间训练的辛苦,最大的考验还是事故发生后,这些没有警衔、不穿军装的企业职工,要和军人一样冲上去,面对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