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 中新社记者 张浩 摄
新起点——
国企改革如何发力(政策解读·聚焦现代化经济体系②)
——专访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及其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在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下一步,国企改革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突破?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
做强做优做大,说的是国有资本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如何认识和把握国企改革的意义?
肖亚庆: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何一个强国,必然有一批强而优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把国企改革推向前进,形成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我们注意到,此前一直强调的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从“企业”到“资本”,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肖亚庆:资本最大的特点是可流动,在流动中实现高效配置、创造更大价值。从强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到“国有资本”,层级更高、范围更广、内涵更深刻,也与新一轮国企改革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一脉相承。
十九大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是一个完整的表述,我们体会,核心要在“放活、管好、优化、放大”国有资本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放活国有资本,就是要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边界,切实向管资本转变,真正落实属于市场主体的权利。
管好国有资本,就是要牢牢守住防流失这条红线,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优化国有资本,就是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
放大国有资本,就是要增强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带动力、控制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