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新闻 >> 国内社会  >> 正文

聚焦反电信网络诈骗:反诈骗警察这样与骗子过招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反诈骗警察这样与骗子过招(人民眼·反电信网络诈骗)

  “纪本章”栽了!

  栽于11月14日10时许,栽在重庆、广州、漳州、洛阳。彼时,重庆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在四地同时收网:11个窝点,16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纪本章”何许人?对外,他号称“红墙国医”医疗机构教授;事实上,他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什么医学权威,而是这起电信网络诈骗窝案的虚拟代言人。实际身份多为无业青年的“纪教授们”,虚构疗效,诓骗上千人购买保健品。

 

  几个月时间,从一名重庆市民报案被骗1.3万元,到涉案金额过千万元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3·16”系列网络购物诈骗专案再次取得战果。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案件,是当下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的一个缩影:团伙分工,覆盖多地,受害人数多,涉案金额巨大。

  从“猜猜我是谁”到“我是公检法”,从伪基站到钓鱼网站,从冒充服务商到五花八门的购物办卡……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花样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2016年1月,重庆市公安局成立反诈骗中心,联合电信运营商、银行、互联网企业等单位,量身打造了一系列贴近实战的反制工具和联动机制,提前预警干预,及时止付冻结资金,反守为攻。今年1月至10月,破案近3万起,位列全国第二。

  “案子从一个挖成一串,犯罪嫌疑人从一个锁定一伙,对类案上下游犯罪全链条打击!”一张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黑色产业链的反诈天网已经张开。

  以“话术+剧本”设局

  相识半月从未谋面,3天被“男友”骗走151万元

  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精心打理的梨花头,一直在重庆主城区做生意的张小琼给人的第一印象:精明。可仅仅3天时间,她却被相识才半月的“男友”骗走151万元。

  “我们是在某婚恋网认识的,照片中的‘男友’高大帅气,在香港一家IT公司上班。”为了验证身份,离异的张小琼发了几张香港的街景照片,对方都是秒回正确位置。

  尽管从未谋面,但半个月的嘘寒问暖,让张小琼相信了“男友”,感情迅速升温。几天后,“男友”告诉张小琼:某网站有个漏洞,可以通过电脑技术修改赔率,让客户盈利投注额的20%。她信了。

  如果时光可以倒回,张小琼愿意将时间停止在2017年9月12日。那一天,她登录“男友”提供的某网站下注,打款9900元,当天连本带利提现1.2万元。第二天下注15万元,提现18万元。两次顺利提现,张小琼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决定增加投入。随后3天,尝到甜头的她分别打进28万元、120万元和3万元。

  这时,事情变了。先是网站无法登录,接着“男友”失联:发信息一直不回,拨打电话关机,QQ头像变黑。151万元里,80万元是她借的。

  被骗了!张小琼惊觉后报案,这个打着婚介交友旗号诈骗的团伙很快被重庆警方端掉。

  看似并不高明的骗术,为何屡屡得逞?

  诈骗团伙制定专门作案手法,步步精准实施。除了统一包装的高大帅气的“男友”照片、专人设计的钓鱼网站、最初放饵钓鱼的返利现金,还有供聊天复制粘贴的“话术+剧本”。张小琼的“男友”,被设计为身高180厘米、在香港从事IT工作。事实上,犯罪嫌疑人因诈骗被判刑出狱不久,只有小学文化。一步步将张小琼引入局中的,正是一整套的“话术+剧本”。

  聊天往往是第一步。骗子在社交平台上广撒网加好友。加为好友后,他们并不急于实施诈骗,而是和受害人聊天,增进感情,待铺垫到一定程度后再实施诈骗。

  “话术+剧本”,或关心,或吹嘘,或挑逗,或利诱,每种套路都有几十句甚至上百句现成台词,复制粘贴就能一键发送。场景设计、聊天内容都有详细标注,受害人可能提到的问题,都有应对方案。凭借这些话术,很多仅有小学文化的嫌疑人,将不同文化程度的受害人骗得团团转。

  不同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有各自的专属“话术+剧本”。

  销售保健品的,根据卖的是化糖养胰药,还是羊奶粉,再或小球藻,列出各自专业术语,再在每句台词结尾标注情绪、语气,如何赞美客户、关爱客户、夸大病情恐吓客户。

  办理消费卡诱导购物诈骗的,话术重点是诱导比银行信用卡审核便捷,还款轻松无压力,额度大。

  实施考试诈骗的,会给考生提供全套申请表、保密协议甚至过关的“武功秘籍”,让考生相信整个改分过程是安全的。

  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电信网络诈骗空间跨度和欺骗性更大、手段不断翻新、组织化色彩明显。重庆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负责人康飞说,嫌疑人针对受害人心理特点精准设局,一部分利用心理恐吓,一部分抓住人们贪图小利的心理,所以屡屡得手。

  投资、中奖类诈骗,利用的是贪利心理;冒充公检法诈骗,利用的是人惊慌失措的心理;销售保健品类诈骗,主要针对老年病患群体,冒充知名机构专家利用微信或电话进行“关爱式”问诊,获取信任虚构病情恐吓受害人,再将廉价药品冒充特效药推销;办理消费卡类诈骗,则瞄准有资金需求的人群,设置各种名目骗财,再设置层层障碍,迫使受害人放弃贷款和购物……

  用“黄金5分钟”止付

  “钱只要还在银行卡里,警方就有机会”

  比骗子更快一步拦截受害人的钱!接到电信网络诈骗报警后的5分钟,往往是实现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的最佳时间,被称为“黄金5分钟”。

  11月7日14点11分,急促的警笛声响起,110转警到重庆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重庆市民罗某报警称上午10点31分被骗近8000元;

  11分45秒,反诈系统生成《应急处置情况说明》;

  13分0秒,信息录入“止付冻结系统”,同步将《协助紧急止付/查询/解除止付银行账户通知书》递交银行;

  13分45秒,“止付冻结系统”录入信息完毕,银行完成系统录入和资金流查询;

  14分0秒,银行工作人员开始对涉案银行卡进行止付冻结;

  15分40秒,完成止付冻结操作。

  “用时4分40秒,卡内余额7996元。”看到止付结果,负责应急处置的民警张永文松了口气。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庆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上演,高峰期每天多达百余起,逐渐下降到现在平均每天30多起。“这个金额不大,处置起来相对简单,如果遇到大警情,金额大,涉案银行多,你可以看到中心的工作人员到处跑,忙着打电话对账号。”张永文说。

  最初,警方查询需要跑银行,跑运营商,走手续都需要一周,遇到外地的银行卡,还要派人去出差。一圈折腾下来,犯罪分子早就转移了资金。

  如今,3家基础运营商、10家全国性商业银行、银联重庆分公司、易极付公司专人专线入驻重庆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合署办公。重庆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还与在本地有分支机构的78家商业银行、36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和12家虚拟运营商建立了联络员制度。

  “钱只要还在银行卡里,警方就有机会。”让张永文自豪的是,重庆南岸一家公司遭遇邮件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司客户骗走了100万美元。狡猾的犯罪分子通过海外分行和一些外资银行转移资金,警方和银行经过多方协调,最终成功将资金拦截下来。

  钱能不能拿回来?这是受害人最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尽管有止付这样的快速处置机制,追回钱的过程还是比想象中要漫长和艰难。

  以前嫌疑人多采用银行卡对银行卡转移赃款,大额赃款到手后需要数天连续取款才能将赃款全部提现。后来发展为一级卡向二级卡转账,再全部提现。

  根据对张小琼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交代,有专人负责取现,可以获得赃款10%的报酬。“这实际上就是专门进行赃款转移或者套现的专业团队,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拦截,他们会通过网银多次分转若干级不同的银行卡,扰乱警方的侦查视线,并雇用专人在多地甚至境外同时取现。”张永文说。

  去年1月成立以来,重庆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成功止付7375起,止付涉案资金1.3亿元,冻结涉案资金3.1亿元。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福建基层法院宣判电信诈骗案 7人获刑6人台籍

台海网11月9日讯 据中新社福建报道 福建福鼎市法院9日披露,该院宣判一起该市有史以来最大电信诈骗案,周某琦、刘某健等7人因犯诈骗罪,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获5年4个月至12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中6人为台湾籍。   福鼎市法院2017年7月受理该案发现,该团伙成员有6人为台湾籍。2016年起,一诈骗集团利用境外网络虚拟拨号软件拨打大陆被害人...

福鼎史上最大电信诈骗案宣判 最高刑期12年

台海网11月8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你涉嫌非法集资”、“要想证明自己的清白,请把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这些老套路,依旧有人上当。近日,福鼎法院宣判一起该市有史以来最大电信诈骗案,被告人周某琦、洪某腾等7人以犯诈骗罪,犯掩饰、隐瞒犯罪,分别获五年零四个月至十二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 被害人周某雄接受采访时称,2016年4月6日上午10点左右,他接到一个自称...

华媒聚焦十九大:新时代启航 世界期待全新中国故事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中共十九大24日在京闭幕,境外华文媒体关注度不减。华媒评论称,十九大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开启了中国新时代的新征程。有信心期待,新时代征程的开启,会是又一部缔造奇迹、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资料图: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

十九大代表:国防科研要聚焦实战

十九大代表:国防科研要聚焦实战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操秀英)“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聚焦实战,实战就是指未来的战争。”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王飞雪在十九大新闻中心22日举行的集体采访上表示,国防科研一定要聚焦国家和军队的重大需求,聚焦实战。   全程参与北斗一号、二号和目前正在建设的北斗三号系统研制工作的王飞雪用自己的经历...

爱丁堡艺穗节“聚焦中国2018”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新网上海10月22日电 (王子涛)爱丁堡艺穗节“聚焦中国2018”10月22日在沪举行新闻发布会。与2017年相比,“聚焦中国2018”将进一步扩大宣传规模、提前选拔优秀节目,吸引更多国际观众关注欣赏“中国故事”。   2017年首届“聚焦中国”项目重点推广了七部剧目。8月2日至28日期间,在爱丁堡的各个剧院集中展示了《罗刹国》、《因为爱》、《蠢货》、《中国新城深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