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新闻 >> 国内社会  >> 正文

他的朋友圈里有近三千位患者 生命在答复患者中停止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汪健红生前工作的102办公室。 张黎升 摄

  中新网宁波11月5日电(徐小勇 续大治 张黎升)这几天,浙江省宁波市妇儿医院中医诊疗中心102诊室大门紧闭,往日排队就诊的繁忙景象被门外一位位患者的唏嘘取代。11月2日凌晨,屋子里那个年轻的医生和他那张面对病人时刻温暖的笑脸,永远定格在了还未满34周岁的生命线上。

 

  他叫汪健红,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一个喝山泉水长大的农家孩子。11月4日清晨,近百名家住市区的患者自发赶几十公里山路去他的家乡——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的大山中为他送行。

  生命在答复患者中停止

  16年前,这个从小在乡村医生母亲影响下立志从医的农村孩子,终于带着梦想走出山村,大学期间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海曙区集士港中心卫生院参加工作,去年3月被宁波市妇儿医院人才引进,任中医全科医生。

  同在宁波市妇儿医院做中医妇科医生的邓永丽眼中,丈夫的履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可是就是这样一份简单履历,却让上进心极强的汪健红励志在每一个脚印上倾注心血、有所作为。

  微信朋友圈里有2603位患者联系人,每位都有互动,大家咨询的病情总能得到详细回复;24小时开机接诊,晚上11时还在家中给患者看病,凌晨5时就有电话打来预约……邓永丽说,丈夫热爱这个职业,病人的疑难杂症能让他好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哪怕是带着女儿出去游玩,汪健红还一刻不停地拿着手机和患者互动,好像家人并未与他同行。每当这个时候,邓永丽都会很难受,因为她觉得两个人真得不在“一个频道”。但是,当一次次从同事、患者、乃至导师口中听到对丈夫的称赞,她的内心又全都是满满的自豪。

  “他去世前几个小时,我们下飞机后,微信里一下子跳出2500多条未读信息,哪怕就是等着拿行李的几分钟时间里,他都不忘给患者回复……”邓永丽说。这次出国旅游,是汪健红难得陪家人外出度的长假,但谁能想到也是最后一次长假。11月2日凌晨,从上海回宁波的汽车上,大家旅途劳顿都在路上睡着了,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汪健红却不停地点着手机……“下车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2日凌晨2时24分,邓永丽强忍悲痛在丈夫的朋友圈发出最后一条消息——汪医生因病去世,所有医疗活动取消。泪水滴洒在手机屏幕上的那一刻,她的想法很简单,“白天一上班他就要坐诊,一周休假肯定有很多病人来,希望大家别白跑。”这包含标点符号的17个字,成为一位妻子对丈夫事业最无私的支持。

  “这些年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治好更多的病人。”母亲汪爱妃说。从大学时代,汪健红就对中医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不管是和我、和永丽、还是和他的同事闲聊,没多久他就会不自觉地把话题扯到工作上,转到病人的病情探讨上。”前段时间,汪健红给母亲买了新手机,发来的第一条信息就是两张婴儿手掌出疹子的照片,询问是不是手足口病的症状。没几天,汪健红就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篇如何预防儿童手足口病的文章,推送到了公众号上。

  医术在高尚医德中升华

  中医越老越吃香,这是绝大多数人眼中的“铁律”。但在几年前,宁波不少的中医就诊患者却开始乐意问诊这30岁不到的小伙子。那时,追随汪健红的患者,更看重的是他对工作极度负责、对大家极度耐心的态度。

  同事和患者们都知道却又都不清楚,具体是从哪一年开始,汪健红就自费为就诊的小孩子在配药时准备一包甜菊叶。患者Lansy说:“第一次带儿子看病,汪医生特意给了我一包甜菊叶,说加在中药里面,孩子喝起来就不会太苦,家长喂药可以省心很多!”这个细节,让Lansy非常感动,此后一家人都成了汪健红的铁杆粉丝。

  医生的名气靠的是患者的口碑,就是这样一件件微不足道却暖人至心的小事,让汪健红“民星医生”的招牌越擦越亮。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让汪健红有机会接触各类疑难杂症,业务水平突飞猛进。

  “当时他还在我们乡下工作,可慕名而来的甚至还有杭州和上海的患者。”在海曙区集士港中心卫生院工作的老同事、老同学苏柯江眼里,汪健红对中医的痴迷已经有些“疯狂”,两人甚至在饭桌上还能就学术问题争个不可开交,脸红脖子粗也不是一次两次。“有一回实在让我下不了台,我就说以后吃饭再谈工作,你约不到人。现在想想,估计永远没有人会半夜打我电话谈工作了,多么想再和这个好兄弟争一次、辩一次,输赢再也没有关系。”翻看朋友圈里汪健红这次旅游贴上的照片,回忆让他恍如隔世,却又历历在目。

  “我不把医生这个职业当养家糊口的工作,而是把它当事业在拼搏。我多学点、做点,患者就可以少受些苦。”这是汪健红生前和一位患者的对话。

  付出和回报,总是对等的。大学同学“叶子”说,汪健红从医后始终坚持传统中医诊疗手段,并试图挖掘常规中药的药效最大化。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到擅长通过中医舌诊、脉诊判断人体基本生理病理状态,擅用“经方”辨治内科、妇儿科疑难杂病,成为主持开展“四缝穴”挑刺治疗小儿疳积症技术、“穴位贴“”促进儿童增高技术、“三菱针放血疗法”治疗小儿高热技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技术的“名医”,汪健红仅仅用了7年多一点的时间。

  高尚的医德哺育出精湛的医术,汪健红真的“红”了起来。可是他一直都控制挂号的患者人数,并坚持开一些最常见的中药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中医诊疗时间长,汪医生说接诊太多,答复就详细不了,对不住那些大老远跑来排队的人们。”市妇儿医院院办主任章晓军说起这个来院才一年多的新同事,满是深情。

  “他渴望服务更多的患者。”“叶子”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汪健红联系多个好友一起整理出大量案例资料,准备开发一款软件来提高医生诊疗效率,结果在约好敲定最终方案的前三天,他竟永远缺席了。

  “不敢想象,那些不知道汪医生离世的患者再来医院听到这个噩耗后,会是怎样的心情。”这句话,成为同事们对汪健红医德、医术最中肯的评价。

  11月4日清晨6时不到,大雷村的空气早已弥漫了悲伤的因子。这是汪健红出殡的日子。

  生前共事过的领导、同事们赶来了;几载寒窗的同学们从杭州、上海、湖北、广州赶来了;生前一直记挂着的患者、朋友们赶来了……成百上千名微信门诊群里甚至素未谋面的“网友”们也纷纷留言,在真实的大雷村和虚拟的网络中,那么多人一起缅怀这位令人尊敬的好医生,相互回忆着与他的温暖故事。

  横街镇党委负责人说:“作为家乡人,我们为汪医生骄傲。他爱岗敬业的精神,服务群众的热情,值得我们学习。”

  医生看惯了生死,但他们比谁都懂得生命的伟大。汪健红时刻珍爱着自己的患者,却太早地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追思。(完)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11-05/8368981.shtml

相关新闻
中共的全球“朋友圈”

瞭望|中共的全球“朋友圈”   ◆ 国际社会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向东看”,而且开始在道路、理念上“向东看”   ◆ 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外政党、政要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实现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找到破解自身发展难题和全球性挑战的“钥匙”   ◆ 目前,中国共产党已和16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联系   ◆ ...

福州市逐步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机制

台海网11月1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日前,福州市2起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案件的受害人家属收到了总计29万多元的保险赔偿款,这是福州市综治办在全省率先创设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险的首次赔付。该保险的创设,改变了过往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案件受害人及其家属申诉难、索赔难的情况。 近年来,我市通过抓统筹部署、排查管控、宣传防患、投入保障、责任落实等五方...

美柚深挖“她”经济,覆盖女性完整生命周期 不到5年“圈粉”超1.5亿女性

台海网11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 文/图)它以女性经期为切入口,如今已收获超1.5亿女性拥趸;它不断发掘女性需求,产品矩阵覆盖了女性完整的生命周期;它展现出来的市场潜力让资本折服,去年顺利完成10亿元E轮融资。   这个深挖“她”经济的互联网新秀就是厦门美柚信息科技...

“入篮”一周年 人民币拓展国际“朋友圈”

从被更多国家纳入储备资产,到支付与投资功能得到广泛使用,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一年后,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影响力继续提升。   一国货币从主权货币演进为国际货币,其标志通常是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货币,国际主要投融资货币以及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入篮”一年以来,这三大功能皆有进展。   在中国经济发...

中医吸引外国人求诊:不再只是神秘 而是可信赖疗法

台媒称中医吸引老外赴大陆求诊:不再只是神秘 而是科学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台媒称,不少外国人来到大陆不光是旅游,而是专程来接受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对于许多老外来说,中国传统医学已经不再只是神秘,而是可以信赖的疗法。 资料图:葡萄牙中医中心的医护人员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拔火罐操作。 王昊阳 摄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0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