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国内社会  >> 正文

别担心儿童读不懂古诗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据媒体报道,语文“部编本”教材大大增加了古诗文的比例。对此,有部分网友担忧,文言文比例增长后会增加小学生背诵课文的压力,而低年级学生又难以理解古诗文的含义。这种担忧过虑了。少年儿童完全可以读古诗文,这种阅读并非机械地读,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与文化感受。

  明代王士禛7岁入家塾,学《诗经》,已能领会诗情。诗人臧克家童年时喜欢听祖父读诗,他在《我是怎样成为诗人的》中说:“有时,他突然放开心头的铁闸,用湍流的热情、洪亮的嗓音朗诵起《长恨歌》来,接着又是《琵琶行》,他的声音使我莫名其妙地感动。”作家张恨水9岁时对《孟子》产生了兴趣。幼时便喜欢阅读古文经典,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七八岁以及十来岁的孩子,对古诗文自然不能有理性的认识,但他们是有感受的。这种感受,也可以说是儿童的“懂”。文学家金克木曾提出,为了了解中国文化,有一些书是必读的,如“五经”和《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他在《书读完了》一文中分析说,这些书,除《易》《老》以外,“大半是十来岁的孩子所能懂得的,其中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枯燥部分可以滑过去。我国古人并不喜欢‘抽象思维’,说的道理常很切实,用语也往往风趣,稍加注解即可阅读原文。一部书通读了,读通了,接下去越来越容易,并不那么可怕。从前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读的。主要还是要引起兴趣。孩子有他们的理解方式,不能照大人的方式去理解,特别是不能抠字句,讲道理。大人难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

  大人难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这是很深刻的见解,也是过来人的经验总结,值得重视。“从前的孩子们”能做到的,今天的孩子也能做到。笔者在批阅研究生试卷的作文题时,有一位考生写的是初遇《论语》的感受:“我依稀记得,当我翻开《论语》时,仅仅上小学的我便被其中简短却又复杂深刻的句句箴言所吸引。虽然并不懂其中的奥义,但它有力和缓、抑扬顿挫的韵脚语调,磅礴大气或内敛平实的语言氛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儿童完全可以读古诗文,而且会有自己的感受。儿童读古诗文产生感受的过程,即是激发情感和产生丰富的联想、想象的过程,这本身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庭及语文教育,都应认识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对孩子的“懂”有正确的理解,给予儿童必要的指导。

  自然,儿童对古诗文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感受强,有的孩子感受弱一些,这也没有关系。孩子们只要是认真读了古诗文,将这些优美的文字记在心中,随着自身的成长,终究是会有感受的。

  (作者:唐晓敏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

(原标题:别担心儿童读不懂古诗文

来源:http://news.cri.cn/20170831/da78d014-1764-5bbd-abd1-b6b25e75c2da.html

相关新闻
全民阅读“七进”示范点建设标准发布

台海网8月3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记者近日从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获悉,为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通过建设示范典型,引导全民阅读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快建设书香八闽,日前,我省制定发布全民阅读“七进”示范点建设标准。   该标准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广泛构建阅读平台;阅读形式灵活多样,阅读活动特色...

数字阅读风潮之下,实体图书发展路在何方?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馆内,参观者众多。上官云 摄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上官云)23日,为期五天的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BIBF”)拉开帷幕,各类实体书出版物“争奇斗艳”的同时,一批规格各异的电子书阅读器及数字阅读相关产品也在会上亮相,赢得不少人关注。更有参展商笑言,“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是今年BIBF的亮点之一。连日来,带着类似...

国内儿童专用药占比不足2% 剂型、规格严重匮乏

由于儿童专用药匮乏,很多患儿在服药时都被当成“缩小版成人”对待,按照“小儿酌减”的原则把成人药给孩子使用,用药靠掰、剂量靠猜。要破解儿童安全用药难题,还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让儿童用上儿童药——   近日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这一数字表明,儿童用药不当,不仅仅孩...

留守儿童的暑假困境:安全事故频发 道德约束缺失

暑假本来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光,可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往往意味着没有着落。笔者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所在的阳春市地处粤西,在广东属于欠发达地区。很多农民和下岗工人为了生计,到深圳、珠海、广州等发达地区打工,孩子只能留在家里。暑假期间,学校老师缺席两个月,是留守儿童出问题的高危时间段,由此引发了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亟待引起社...

父母沉睡孩子被抱走:印每年数千儿童火车站被拐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醒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见了”,英国《卫报》30日报道称,除了喧嚣涌动的人流,印度大城市火车站中最常见的景象竟是儿童失踪。很多父母在站台旁沉睡的时候,自己年幼的孩子就已被抱走,然而当他们报警要求查看监控录像时,却找不到任何相关片段,甚至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