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肯德基1987年落户前门 375万元投资一年半回本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30年中,咱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洋快餐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带给我们进食口味上的不同,还有饮食文化、管理模式、用餐观念等的改变。
老员工回忆
2000多人应聘最后招了79人
1987年10月10日,第一家肯德基餐厅正在试营业。(资料图片)
7月份,正是当年前门肯德基首批员工入职的月份。日前,北京肯德基在前门餐厅举办了一场“重温美好,见证改变”的纪念活动。北京肯德基总经理赵莉也是1987年招募的首批员工之一。在当天的活动中,她向同样在30年前加入肯德基的10余位老员工授予了感恩勋章。
“今天坐地铁来,一出来看到肯德基就特别激动,想起了30年前开业的头一天晚上,我们所有员工坐在三楼,大家一起唱着《明天会更好》,那个场景我现在还历历在目。”肯德基首批员工梁星说,他还有个“特殊”身份,是筹备组的招聘负责人,第一批员工都是通过他招进来的。
时光倒退30年,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中国的第一家餐厅正式落户北京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1号。梁星参与了前期的筹备工作,1987年初就进了筹备组,做立项、可行性分析,包括后来的招聘。“在快开业的前半年,发布了招聘广告。”梁星说,对于前来应聘的员工,除了基本素质和学历,形象要求男的在175cm以上,女的165cm以上。“当时来应聘的有2000多人,有的大三学生学都不上了要来上班,最后入职的是79人。”
前门餐厅开业时的内部环境,在当时算是奢侈消费。(资料图片)
落户前门赶上“天时地利人和”
1987年11月13日的《人民日报》右下角,用竖版的形式发了一条小简讯:《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在京开业》。
梁星说,肯德基落地中国,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需要吸引外资。当时,别的行业都有合资企业,但餐饮没有。按照国家政策,合资企业有“两免三减”(两年免税,三年减税)的优惠政策;员工也比一般国企员工的薪酬要高1.5—1.8%。地利——北京市定位往国际大都市发展,市委市政府就考虑引进“美国风味小吃”,1984年代表团去美国考察了一番,考察了肯德基和麦当劳。中国人觉得鸡和吃的比较贴切,最终敲定了肯德基。人和——旅游局希望吸引一些“黄头发”进来,畜牧局想卖鸡,而当时美国肯德基也在访华寻求合作,“双方都有需求,这样就有了北京第一家肯德基。”
1987年至1992年,原北京市畜牧局副局长夏觉任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长。夏觉在访谈中回忆说,“牧工商总公司没投钱,对和肯德基合作不太看好,觉得一个小炸鸡有什么了不起啊。”所以就只同意将以前自己引进的炸鸡设备,作价35万元当投资入股。
后来夏觉找到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投了100万元,又找到当时的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贷款150万。加上美国肯德基公司和百事可乐提供的费用,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1987年起了家。
夏觉说,开业大概四五个月的时候,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行长看到肯德基发展红火,就提出把贷款算作投资,最后合作伙伴变成了四家。
肯德基早期员工的员工证。
小炸鸡店“抽了我一个大嘴巴”
在进入中国之初,肯德基就已经做好了在全中国推广的打算。所以,经过了反复筛选、多次寻找之后,最后将目光投向了北京的前门大街,当年那里是北京客流量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选址确定后,当时的美国肯德基远东区总裁王大东拍板,拿下前门店的租用权,一次性付清十年租金,共计365万元人民币,日均1000元。这在当年绝对是大手笔。过后这一决定也替肯德基省下了不少钱。前门店1460平方米,三层楼,也成了当时在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快餐厅。一二层对外营业,共505个座,三层作为办公室。1987年4月正式签合同,5月开始装修。
肯德基在中国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食材、运营、店面装修等各方面条件是否达到国际水平。而在实际筹备的过程中,面对一个尚处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确实遇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状况。比如最开始盐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那时中国的盐太粗了,搀合在调味粉里面就会产生粗细不等的问题。因此起初肯德基所用的盐都是进口的。受限于供应链,很长时间内只能提供原味鸡、鸡汁土豆泥、菜丝沙拉、面包、可乐、七喜、美年达、啤酒等8种产品。
梁星是从北京燕翔饭店到肯德基的。80年代,燕翔饭店可是豪华大酒店。“当时我觉得投资375万的肯德基,和4个亿的豪华饭店没法比,但事实抽了我一个大嘴巴。”前门肯德基从一开业,就每天排队。“就那么一块鸡,要多久才能把本钱捞回来?我们预计是3年,结果一年半就回本了。”
很多人进店:“给我两只肯德基”
员工于东兴17岁入职。“我是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一份招聘启事就去了。两个星期后,“录取榜单”贴出来了,按姓氏笔划排名,于东兴排在前面,一眼就看到自己“榜上有名”,他心里特别高兴,“但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肯德基是干嘛的。”
7月19日,首批员工入职,肯德基还在装修。11月12日正式营业,当天上午开业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人。“我记得在《北京晚报》上还登了个广告,写着‘5块钱可以吃一份美式炸鸡’。”结果到了下午五六点钟,突然人就多了,排起了大队。
“从那天开始,就没有一天不排队。”于东兴年轻,又练过武术,就被分配到门前维持秩序,用两根柱子拉一根绳儿,维持门口这十几米的队伍,防止有人加塞。于东兴说,“那会儿队都得排到正阳楼再往东,人们都好奇肯德基卖的炸鸡是什么样子,很多人觉得既然是买炸鸡,那一定要拿着锅来装呀,于是排队的人手里有了做饭用的锅;也有人觉得吃鸡得论只买呀,于是大家的口头禅是‘给我两只肯德基’。”
他们的工资收入也比普通企业员工要高好几倍。于东兴记得他工作第一个月拿了260元工资,回家交给爸妈200元,自己留了60元,“结果我妈说,‘你爸气得一宿没睡’。”原来老两口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才90元。辛苦了一辈子,赶不上他一刚上班的“服务员”。
北京晨报记者 陈琳/文
除署名外 北京晨报记者 王巍/摄
(原标题:北京第一家肯德基1987年落户 375万投资一年半回本)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8-07/82972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