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受访者认为一些新闻给人们留下了刻板印象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立雄认为,“老人摔倒不敢扶”确实是全民都在讨论的问题,“在媒体的影响、互联网的扩散下,年轻人害怕‘碰瓷’的,或者害怕碰上其他各种各样的纠纷,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刘方认为,出现这类现象与人们之间的信任缺失有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成为主流,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袖手旁观的人越来越多”。
“每个年代都有品德有问题、素质较低的一部分人,只不过在互联网环境下,这样的事件被放大很多倍,也更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被广泛地讨论。”许霞说,“舆论将老人群体污名化,留下了负面的‘刻板印象’,一些人谈到老人就想起这种坏形象”。
杨立雄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老年人的保障体系不完善。“一些老人摔倒以后,医疗费用花费大,对老年人自己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人们为什么会顾虑“扶还是不扶”?调查显示,61.4%的受访者直言是现代社会道德滑坡的表现;55.1%的受访者认为一些新闻给人们留下了关于老年人的负面刻板印象;47.4%的受访者认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影响;27.1%的受访者认为是社会舆论的影响。
63.4%受访者期待司法审判更加公开透明,争取当下、早到的正义
“彭宇案”虽然已经过去10年,影响却仍然存在,甚至不断扩大。人们已不再关注具体案件中的谁对谁错,而将“老人被扶反讹人”的印象印入脑海。
要改善这一状况,63.4%的受访者期待司法审判更加公开透明,争取当下、早到的正义;52.1%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社会道德建设,重塑助人为乐的风尚;50.2%的受访者认为应严厉打击“碰瓷”、“讹诈”等行为;44.6%的受访者建议多拍摄公益广告,宣传文明出行;38.0%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应注意宣传引导。
“最重要的是监控的普及和利用,以及车载监控的普及。”刘方说,现在很多事件难辨真假,就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口说无凭。“其次,是执法必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赔多少、罚多少,都要平等”。
杨立雄认为,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但是福利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应该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为主,同时让商业保险起到补充作用。现在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尤其是商业保险,是缺席的”。
他表示,扶人者留证据保护自己是表面上的解决方法。要深层次解决问题,重点还是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了这些,车碰车、车碰人、人碰车发生的各种纠纷,该怎么解决怎么解决,不需要先运用法律手段,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社会保障更能促进我们的道德、社会信任的建立”。他认为,这样的制度,才能够让老人不必担忧自己的医药费,年轻人不必害怕可能被“讹”而不敢扶。
原标题:不怕被讹!调查称83.2%受访者表示遇到老人摔倒会去扶
原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7-20/82824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