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国内社会  >> 正文

甘肃贫困山区的“陪读生活”(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甘肃清水5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中午时分,36岁的田会霞在昏暗狭小的出租屋内准备好午饭,然后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等着放学回来的两个孩子。院子里,五六户同样租住“陪读”的家长,一边赶做着午饭,一边从门里不时探出头,张望着孩子的身影。

等候在校门外的不少“陪读”家长,都有着各自接送孩子的不同交通工具。 冯志军 摄

  从山大沟深的白河村,到商品充裕的山门镇,十余公里的距离是山里人希望通过知识斩断下一代人“穷根”的动力。为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陪读生活”中,田会霞和丈夫商量后,将自己家的1亩多农田索性撂荒,专心在城里照顾孩子上学,丈夫则长年外出务工。

38岁的白河村村民田亚平的“陪读生活”已有8年,他打算一直“陪读”到孩子上大学。 冯志军 摄

  田会霞的“陪读生活”已有七八年。孩子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她每天都忙着上街购置肉菜,想方设法烹饪出不同花样的饭食,来给两个孩子补充营养。但在偶尔闲下来的时候,院外来来往往的人流和汽车的鸣笛,使得“独在异乡”的她时常感到“莫名慌张”。

一位“陪读”的家长坐在出租屋门口择菜。 冯志军 摄

  “城里面吃、喝、用等都很方便,就是啥都要买,抬脚就要花钱,不像山里可以采一些野菜,偶尔卖些山货也能赚点零花钱”,田会霞告诉中新社记者,每年的“陪读生活”花销要1万多元(人民币,下同),全靠外出的丈夫一人承担,每次想到这些都会“很心疼”“有压力”。

一位“陪读”家长估摸着孩子放学回来的时间,开始切面下锅。 冯志军 摄

  每年寒暑假期,田会霞会带着两个孩子回村里住上一阵子,不过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和回家来的丈夫团聚。今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家里住了几十年的土坯危房进行了改造,即将完工的4间崭新瓦房静候着他们回家。

一位刚进门的孩子,已经享受上“陪读家长”送上来的热饭。 冯志军 摄

  盖起了新房子,田会霞捉襟见肘的家里又多了几万元的欠债,不过看着学习成绩都不错的两个孩子,田会霞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她说,希望娃娃能好好念书,以后再不要靠务农、打工生活了,有知识了总会把几辈人的“穷根”给斩断。

“陪读家长”田亚平习惯把第一碗饭先送到上学的孩子手里,再照顾其他人。 冯志军 摄

  和内地很多贫困地区一样,位于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大山深处的白河村平均海拔约1700米,山大沟深、耕地稀少且贫瘠,贫困发生率高。目前,当地存在着脱贫任务重、脱贫基础不稳固、脱贫退出短板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脱贫短板。

  近年来,中国内地贫困山区兴起了“陪读生活”,公开报道显示在甘肃、黑龙江、安徽等地的“陪读潮”已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举家“陪读”。对于尚处在脱贫致富路上的山民来说,在使出浑身解数“拔穷根”的同时,对于下一代致富的“基础”也尤为重视。

36岁的“陪读家长”田会霞每天都是先照顾孩子吃完饭后,自己再吃。 冯志军 摄

  38岁的白河村村民田亚平的“陪读生活”更为艰辛。家里的9亩地是一家6口人一年的口粮,在城里“陪读”的间隙,还要回山区耕种、照顾房屋,加之父母常年生病,也被接到了城镇里一并照顾。他的妻子难以应付这些繁重的劳动,便外出打工,家里留下男人“陪读”。

  “我们贫困,都是因为没好好上学,必须让孩子们多念点书。”田亚平说,全村有孩子的家庭基本都在城里“陪读”,好在现在上学不要钱,家庭压力减轻不小。平时自己无法指导孩子们的功课,但有时看孩子们学习不认真,也会打骂教育一番。

吃过午饭的几个被“陪读”的孩子,在租住的破旧院落里一起玩耍。 冯志军 摄

  闲暇时,已经“陪读”了8年的田亚平会在镇子上打点零工,以添补家用,虽然日子过得紧张,不过“长期陪读”的决心并未减弱。他说,以后孩子要到县城里去上高中,他也会跟过去继续“陪读”,直到他们远走高飞去上大学。(完)

原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5-08/8218091.shtml

 
相关新闻
甘肃陇南50对农村青年向天价彩礼说“不”

中新社甘肃陇南5月7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 魏建军)在中国农村,天价彩礼屡见不鲜。“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婚回到贫困线”成为许多农村家庭男方父母的心声。这俨然成为压在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户头上的“一座大山”,作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而被反复拷问:“甜蜜负担”何时休?   7日,甘肃陇南市举行首届“向高价彩礼说不”移风易俗新婚礼,50对农村青年举行集体婚...

梁漱溟《朝话》与青年说:何为理想的生活态度

“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必须不是从自己躯壳动念,而念头真切,才是真志气。”这几句话出自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是他在山东进行乡村建设运动时期,每日朝会上与研究部同学们所讲,后由唐现之先生和黄省敏先生整理成文字,后集结成书,取名《朝话》。自1937年首次问世以来,《朝话》...

甘肃查扣臭脚盐超150吨 第一起案件正办理(图)

盐业执法人员查处的“臭脚盐”   兰州晚报讯(记者袁文波哈丽娜文/图)盐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天天做菜都放,但最近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臭脚盐”,尝起来不仅带有咸味,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加热后还散发着一股脚臭味。5月3日,记者从甘肃省盐务管理局获悉,自3月底在...

姐姐摘枇杷被刀具所伤 弟弟被车撞

原标题:雪上加霜!这个贫困家庭又遇不幸 一起帮帮她们吧 摘枇杷被人刀具所伤女孩的弟弟被车撞 东南公益拟携手安溪义工协会开展帮扶 台海网5月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屋漏偏逢连夜雨,安溪龙涓玳堤村这个家庭的不幸总在上演……五年前,父亲病逝,一年后,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离家出走,少有回来,年幼的三姐弟从此只能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没有生活来源,日子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