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国内社会  >> 正文

女儿骨失踪岳父告女婿 女婿被判赔岳父赔两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晨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原标题:擅移妻子骨灰 男子赔偿岳父

  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侵犯祭奠权 原告明确表示要上诉

  83岁的王老先生将女婿陈某告上法庭,原因是女儿去世后被女婿擅自取走骨灰,导致他不知女儿骨灰下落,无法祭奠。王老先生要求女婿返还骨灰和遗像并索赔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昨天上午,朝阳法院一审认定陈某擅自移走骨灰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祭奠权,判令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两万元,并返还老人出资制作的遗像,同时驳回了老人要求返还骨灰的诉求。

  女儿骨灰失踪告女婿

 

  去年9月10日,王老先生的女儿因患癌症去世,享年50岁。9月12日,女儿的遗体火化,骨灰被寄存在八宝山殡仪馆。老人称,在女儿癌细胞全身转移的危险时刻被女婿从家中赶出,同时女婿提出离婚,是其他姊妹出资帮她租房并治疗。女儿病逝当天,他与女婿曾协商共同购买墓穴,但对方后来反悔。遗体火化后,女婿即拒绝其和家属祭奠。

  此外,王老先生出资洗印的女儿遗像也被女婿拿走,对方还擅自将骨灰从殡仪馆取走。导致他根本不知晓女儿骨灰的下落,无处祭奠。在女儿去世后的第10天,王老先生起诉要求被告返还骨灰和遗像,并索赔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

  女婿否认侵犯祭奠权

  陈某辩称,他与妻子感情融洽,已尽扶养义务并妥善处理丧葬事宜。去年7月30日,妻子自行提出想回娘家并要离婚,他始终未同意。妻子去世后,他与岳父因遗体存放等问题多次发生争执,甚至被其他家属强制按倒向遗体磕头并遭到殴打。且原告向他父母的住所地送花圈,给他和父母造成精神伤害。

  去年9月15日,陈某将骨灰转至老山骨灰堂并妥善安置,还为原告办理了骨灰寄存卡副卡,以便于对方祭奠。但考虑到原告年事已高,尚处在悲痛中,也为避免再次发生冲突,未告知骨灰存放地点。但在收到起诉状后,他已短信告知原告,故并未侵犯原告的祭奠权。

  一审判决女婿赔两万

  法院审理认为,基于公序良俗原则并考虑到血缘因素及联系的紧密程度,配偶应为骨灰管理的第一顺位主体,其次为父母、子女等其他近亲属。如果在先顺位的骨灰管理人未尽管理义务或管理不当,其他近亲属有权要求予以纠正。

  王女士去世后,其配偶将骨灰安放在骨灰堂,安葬方式符合公序良俗原则及相关规定,且存放地点已告知原告,不影响其祭奠,故原告要求返还骨灰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原被告均平等地享有对王女士追思、追忆的权利,双方对祭奠权的行使应当互相尊重。陈某擅自移走骨灰的行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原告的祭奠权,并对其情感造成一定伤害,故对原告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予以支持。

  遗像系原告出资制作属其所有,且考虑到其年事已高,遗像由其保管亦能助于缓解老人的思女之情,符合中国传统的尊老观念。最终,一审判决陈某返还遗像,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两万元。昨天,原告委托另一个女儿出庭,明确表示要上诉。

  -法官释法

  祭奠权应如何保护

  审理此案的王乐法官表示,骨灰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物,关于骨灰安置的时间、地点、形式等事宜,应在照顾各方亲属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协商、调解予以解决。不能达成一致时,首先应尊重死者生前遗愿,按照死者遗嘱进行妥善安置。其次,可由骨灰管理人决定骨灰的处理方式。骨灰管理人管理不当或怠于管理时,其他近亲属有权要求予以纠正。

  从维护家庭和谐、家族和睦的角度,亲属之间应以协商为主,妥善、审慎地处理遗体安放、骨灰安置、墓碑制作、亲人祭奠等事宜。协商无果下,权利人应及时搜集证据,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丧葬事宜参与权、决定权、墓碑署名权等。

  北京晨报记者 颜斐

相关新闻
亲人骨灰可制成晶石佩戴 反对者:还是入土为安的好

新华社杭州3月28日新媒体专电 题:从未远离!亲人的骨灰可制成“生命晶石”随身佩戴,你怎么看?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俞菀 马剑   2017年清明节前夕,浙江推出一种全新的骨灰处理方式——生命晶石,甚至可做成首饰佩戴上身。在网友中间,这种“舶来”的创新殡葬手段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强烈碰撞。   逝而为石,你能接受吗?   28日一早,杭州...

八宝山革命公墓推生态葬 墓园每份骨灰将有GPS定位

壁葬   树木用于骨灰树葬,草坪用于骨灰草坪葬,一块块的立石则可用于景观石葬,就连广场两侧的灯座,都可以用于骨灰安放。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八宝山革命公墓,这里推出的7种生态葬格外新颖。据介绍,与传统墓园相比,生态葬墓穴面积均为0.48平方米,绿化面积在3平方米以内...

北京迎首个祭扫高峰 今年城乡丧葬补贴维持5000元

昨日,人们在长青园壁葬区祭扫。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昨日上午,2017年北京市生态葬清明集体共祭仪式在长青园骨灰林基地生态葬纪念广场举行。骨灰撒海家属代表、自然葬家属代表以及首都各界人士600余人参加共祭活动。3月25日至26日,全市共接待祭扫群众112万人,同比下降4.8%;其中八宝山地区接待祭扫群众5.9万人,同比下降37.9%。   骨灰撒海已超遗体火化总量2%...

上海逾3.7万名逝者“骨灰撒海” 海葬占比逐年攀升

中新社上海3月25日电 (郑莹莹)“何必坟丘埋骨灰,我自寂然归大海。”越来越多沪人选择将一顷碧波视作人生“终点站”。25日来自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自1991年3月19日上海举行首次海葬以来,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有37056名逝者的骨灰被撒入大海。   上海是中国率先推行海葬的省市之一。在长江入海口的万里洪波中,长眠着数万名海葬者,其中包括中国一代文豪...

北京首次实施免费自然葬 全部费用4000元由政府买单

北京晨报讯(首席记者 崔红)昨天,本市首次举行“自然葬”骨灰安放仪式,意味着自然葬——这一新的殡葬方式正式推出。31位逝者的骨灰被永久性安放在朝阳区长青园墓区,由于使用可降解骨灰罐,骨灰最终将融入土地。这种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市民无须付费。   自然葬,不同于一般的花葬、树葬、草坪葬——留有骨灰,同时在小型纪念碑上刻有逝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