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国内社会  >> 正文
新闻

戳穿电信诈骗术:伪基站是个什么鬼 钻了哪些空子

www.taihainet.com 2016-09-20 07:41 来源: 中新网

  戳穿电信诈骗术 “伪基站”是个什么鬼?

  文章导读: 对于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伪基站”整治,工信部表示,会在前期打击“伪基站”工作的基础上,配合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伪基站”发送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陈惟杉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7期)

  8月19日,山东临沂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被6名电信诈骗分子以发放助学金为由骗取学费9900元,在报案回家的路上,徐玉玉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离世。

2016年第3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目前,徐玉玉案虽已告破,但电信诈骗所引发的讨论并未终结。在徐玉玉案发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整治电信诈骗多次表态。工信部表示,将加大对虚拟运营商的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罚力度,把实名制落实情况作为虚拟运营商申请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码号资源、发放正式经营许可证的一票否决项。

  此外,对于伪造来电号码这一电信诈骗的惯用手段,工信部称,篡改来电显示或虚假电话号码产生的渠道主要有四个:一是电信企业开展的语音专线业务对主叫号码未经核验,给不法分子篡改电话号码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不法分子非法经营VoIP电话并提供改号服务,可以随意设置来电显示号码;三是国际来话中的虚假主叫号码;四是通过“伪基站”发送短信息并随意设置虚假的发送号码。

  对于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伪基站”整治,工信部表示,会在前期打击“伪基站”工作的基础上,配合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伪基站”发送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

  在2016年夏天,有不少考生和家长都收到过短信诈骗团伙利用“伪基站”伪装成特服号码发送的高考成绩查询短信,不法分子诱导考生和家长点开短信中的链接,将盗取网银账号和密码的木马病毒植入手机。

  这种利用“伪基站”进行电信诈骗的手法并不新奇,恐怕不少人都收到过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一些知名大企业客服电话发来的诈骗短信,如招商银行95555、工商银行95588、中国移动10086等。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仅2016年第一季度,360手机卫士拦截的垃圾短信中,有3.3亿条为“伪基站”短信,占垃圾短信拦截总量的6.6%。

  6.6%的占比看似并不多,但由“伪基站”发送的诈骗短信往往冒充银行或移动运营商号码,且其中提供的“钓鱼网站”网址链接多与所冒充机构的官网网址相似,因此极具“杀伤力”。仅2015年,公安机关立电信诈骗案件就高达59万起,造成经济损失达222亿元。

  到底什么是“伪基站”?不法分子如何利用“伪基站”诈骗?对“伪基站”,政府监管机构、银行或电信运营商真的无计可施?95555、95588、95533、95599、10086等客服号码再也不能相信了吗?

  科普“伪基站”

  “伪基站”钻了哪些“空子”?

  在理解何为“伪基站”之前,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基站。

  狭义的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其介于手机用户和基站控制器(BSC)之间,一方面,基站将信号送至塔顶的天线,再发送至手机;另一方面,它将手机发送过来的信号通过本地网的接入传输设备传送至基站控制台,再传送至移动交换中心(MSC),以完成不同用户之间的通话任务。

  “不能将‘伪基站’理解为‘简易版’的基站,它没有与核心网相连,其实是‘假基站’。”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袁超伟这样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解释“伪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关系。

  袁超伟向记者介绍,“伪基站”一般由主机、笔记本电脑和天线组成,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中行职员手抄储户信息每条50卖给同行 再被加价出售
  •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因山东省临沂市18岁大学新生徐玉玉的死亡触动公众神经。距临沂近1000公里外的湖北咸宁市通山县公安局,9月6日披露该县首起非法提供公民信息案,出售个人信息的竟是银行职员。   中国银行通山支行职员陈某将储户信息当做“摇钱树”,以20至50元每条的价格,将800...
  • 电信诈骗群发“换号短信” 数十人被骗走120万元
  • 非法获取他人手机通讯录信息,采购大量银行卡和手机卡,躲在几千里外的广西宾阳某个村居窝点,冒充他人身份群发短信骗取汇款。8月份以来,这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迅速蔓延到江苏多个地区,数十人上当,被骗金额120多万元。在江苏省公安厅统一组织下,南京、无锡、苏州等地...
  • 报告:请注意!每天8时至11时诈骗份子来电多
  • 最近一段时间,各种因诈骗电话上当受骗甚至导致受害者死亡的案件不断发生。360公司昨天发布《2016中国电信诈骗形式分析报告》,重庆晚报记者注意到,8月份重庆人诈骗电话识别等级全国排第二,从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到识破并挂断平均只需22.7秒,排在全国各省区市(含港澳台地...
  • 骗子的“七寸”怎么打? 电信诈骗后半小时是黄金期
  • 开学季,山东学生徐玉玉学费被骗、悲愤离世的事件让许多人难以释怀。此后又有多起诈骗案件进入公众视野。虽然徐玉玉案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但围绕电信诈骗的讨论持续升温。   接到诈骗短信和电话,是很多人都遭遇过的烦恼。山西成立反欺诈中心,让公安、银行、电信等...
  • 电信诈骗“九大套路”:你的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
  • “领导”打电话让你去办公室已经OUT了   如今的电信诈骗,已经不只是发个短信通知中奖,或者“领导”打电话让你去办公室那么简单的伎俩了。北京晨报记者盘点了电信诈骗的“九大套路”,帮助消费者擦亮双眼,看穿骗局。最重要的是,在个人信息泄露泛滥的今天,心中一定...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