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国内社会  >> 正文
新闻

揭“国字头”山寨社团敛财术:买卖头衔 敲诈企业

www.taihainet.com 2016-05-08 14:5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题:民政部公布的400余个“山寨社团”如何用“国字头”招摇撞骗?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中国奢侈品协会、中国风水学会、中国国际书法家协会、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这些乍看上去“高大上”的行业协会,日前却纷纷出现在民政部公布的“山寨社团”名单中。

  不久前,民政部公布了100个“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这是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民政部公布的第五批名单。目前,被公布的“山寨社团”总数超过400个。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敛财牟利是这些社团的主要目的。虽然遭到点名通报,但一些社团的运营依然故我,仍在继续收纳会员、组织活动。 

  八成以上有“国字头”,有些曾被通报社团依然组织活动

  记者梳理发现,在被通报的400多家社团中,八成以上名称里都有“中国”字样,其他还有“中华”“全国”等字样。其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投资协会”等还与正规社团重名。

  根据我国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的相关规定,在内地成立社会组织,需依法在民政部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的名称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民政部批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的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据悉,“离岸社团”“山寨社团”主要是一些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的社会组织。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告诉记者,“山寨社团”往往都是“拉大旗扯虎皮”,虚拟冠冕堂皇的头衔让公众对其难辨真假。

  “与正规协会的公益性质不同的是,多数‘山寨社团'的主要目的是牟利,打着五花八门的旗号吸纳会员、违规收费。”广西作协会员、河池市文联副秘书长石肖永说,从通报情况看,文艺、食品、医疗领域是“离岸”、“山寨社团”的重灾区。

  同时,“山寨社团”还逐渐出现在新兴行业。此次曝光的社团名单中,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会、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等4家互联网金融社团赫然在列。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已通报的名单中,仍有多家社团在继续开展活动。5日,记者去电被通报的中国艺术家协会咨询入会事宜时,一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提交代表作和申请书后,一个星期即可批准入会。“我们协会是2005年在香港注册的,在业内名气很大,会员近万名。虽然被通报,但目前我们的工作还在正常进行。”该工作人员说。

  揭秘三大敛财术

  据统计,近年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已接到涉及“山寨社团”的投诉案例200多个。

  民政部党组成员、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告诉记者,“离岸社团”“山寨社团”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发展会员、成立分会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搞行业培训收费等手段在境内敛财,有些甚至向企业敲诈勒索,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记者调查发现,“离岸社团”“山寨社团”敛财手段多样:

  ——明码标价买卖头衔和奖项。

  一位曾加入过“山寨社团”的摄影爱好者告诉记者,成为一个“山寨社团”会员的过程非常简单:填个申请表,交上几十元、上百元所谓工本费就可以了。

  广西南宁书法爱好者老苏,近几年通过缴纳会费的形式成为“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等10多家协会的会员或副会长。他告诉记者,各协会入会费门槛不一,少则三四百元,多则1000元,“不少都是终身会员制,申请时一次性缴纳所有费用。”记者查询发现,“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正是被民政部通报的“山寨社团”之一。

  “中国企业发展促进会”也是被通报的“山寨社团”。该社团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要想成为协会的理事单位需要交5万元,企业主要负责人可担任促进会理事,每届任期5年,颁发牌匾和证书。如果要成为副理事长单位、理事长单位和副会长单位,费用更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山鹰认为,一些个人与单位之所以愿意掏钱参加这些社团的活动,主要是受到颁发奖项的吸引。例如获得“杰出青年奖”“杰出华人奖”“最具影响力奖”等,可以提升知名度和商业价值。

  ——通过培训交流搞活动大肆收费。

  搞培训和交流活动也是这些社团的另一主要敛财手段。

  曾被通报、现在仍继续开展活动的中国艺术家协会一名工作人员称,如以该协会名义开展商业活动,需要交纳几万元的费用。

  据老苏介绍,其加入的几个协会也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书法交流、旅游观光等活动。参加活动除了场地费之外,其他费用均需自理。“每次活动个人开支2000—3000元,有的是一次性缴纳给活动的组委会,由组委会统一安排食宿,有的则是缴纳一部分定金,事后再结算。”老苏说。

  “中国风水家协会”也在通报名单之列。记者致电协会的高姓负责人,他表示,协会有一批水平不错的“大师”,要是请他们看风水,“服务”收费是2万元以上。

  ——巧立名目变相敲诈勒索企业。

  安徽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经常收到一些社团发来的评比、邀请函,个别协会甚至威胁称如果不参加评比,就会在业内被看低、市场被挤压。

  此次曝光名单中有一家“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广东省质监局官网信息显示,该局此前曾查处了一家与“中国产品质量协会”签订业务代理协议的公司,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是协会21315系统中心在广东地区的代理单位。结果,该公司却冒充质监局的身份致电企业,要求缴纳“质量信誉企业”建档费等,50多家企业遭骗取千元不等的“费用”。

  加大权威信息披露力度,合力监管提高违法成本

  民政部多次下发通知,不允许社会组织打着政府机关的旗号开展活动。“凡是遇到用政府光环包装自己、打着政府名义开展活动的,绝大多数都有问题。”詹成付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众可以通过中国社会组织网,对在民政部合法登记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进行查询核实。或者拨打与该协会、学会相关领域的职能部门或民政部门对外公布的电话,请求帮助查询或咨询。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该协会、学会相关信息,关注其真实与合法性。

  “民政部通过公布名单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山寨社团’,迈出了规范治理的重要一步。”马庆钰说,下一步应着力打造规范效果更明显的信用信息平台。

  此外,刘山鹰等专家指出,“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有很大的需求和逐利空间。要从根本上减少各类评奖活动,规范培训、会展市场的收费,维护企业合法权利。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志强说,应对社团组织划定底线、红线,进行多方监管。对“山寨社团”要严管严罚,提高其违规违法成本。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揭“国字头”山寨社团敛财术:买卖头衔 敲诈企业

原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5-08/7862314.shtml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盐改来了 看看哪些企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 持续了十年之久的食盐专营制度即将“大换血”。国务院5月5日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方案明确,要强化食盐专业化监管,完善食盐专营制度,鼓励食盐生产与批发企业产销一体。此外,方案还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食盐生产领域,与现有定点的制盐企业进行合作。 方案表示,将取消食...
  • 多种常见止咳药被检出硫磺 涉及企业均未回应
  • 日前,《经济参考报》接到投诉反映,由于使用了用硫磺熏蒸过的浙贝作为原料,很多成品药中被检测出较高的硫磺含量,太极集团、通药集团、哈药集团、云南白药集团等多家知名药企或涉其中。《经济参考报》记者赶赴浙江、安徽等地调查发现,硫磺熏蒸浙贝犹如医药行业的“三...
  • 进口玩具冒充工艺品闯关 厦一企业未如实申报被罚
  • 台海网5月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近日,厦门东渡检验检疫局对一企业不如实提供进口商品真实情况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这是今年厦门检验检疫系统开出的一般程序行政处罚第一单。   据介绍,该批货物是从台湾地区进口的儿童玩具,现场检验检疫时工作人员发现该批货物外包装...
  • 在荒山野岭植树造林 厦门企业掘金“碳排放”商机
  • 台海网5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在荒山野岭植树造林,减排的二氧化碳量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昨日,导报记者在一场在厦召开的“碳排放交易权现货和期货产品研讨交流会”上获悉,看中“碳排放”商机,一家厦企已经在福建多个地方储备了27万多吨林业碳汇,并准备在福...
  • 篡改生产日期 同安一食品企业被查
  • 台海网5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 通讯员 刘赛)积压滞销的饮料,经过重新喷印生产日期后再次进入成品仓库待售。近日,同安一食品生产企业因涉嫌篡改生产日期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   据悉,根据举报线索,执法人员对涉案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到场时涉案厂房为正...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