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国内社会  >> 正文
新闻

深圳查扣电动三轮拘留1人奖500 上千快递员辞职

www.taihainet.com 2016-04-01 20:30 来源: 新华网 叶鹏

  31日,深圳东门迎宾馆停车场旁。因为车被扣,面包车进不了小巷子,只能拖运送货。读者供图

  深圳市近日集中整治“禁摩限电”,对超标电动车进行查处。由于现行快递公司多依托电动车投递包裹,有快递员在车辆遭查扣时与执法部门产生冲突。据深圳当地媒体报道,已有4家快递企业近800辆快递三轮车被扣押,近50名快递员被拘留。

  而在广州,酝酿一年多的《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3月29日提交广州人大审议,拟对电动车等非机动车、摩托车实施“五禁”。但对快递行业,《条例》规定可使用符合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国家标准的电动三轮车在规定区域内从事社区配送服务。

  实际上,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管理电动车的标准,各地对电动车的管理办法并不一致。个人电动自行车、快递电动三轮车遭遇身份尴尬。

  上千快递员辞职,包裹配送遭延误

  据深圳交警消息,深圳此次“禁摩限电”集中整治开始于3月21日,违规超标电动自行车是重点打击对象。

  昨日下午,深圳某快递企业一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该公司包裹多投递量很大,市区内交通拥堵,往往只能使用电动自行车进行投递,在“禁摩限电”整治行动开展后,目前派件只能使用小面包车,“个别快递员用自行车,车辆进不去的地方人力背着去送,”派件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出现货物堆积的情况。

  前述快递负责人称,按照规定,他们应通过邮政部门向交管部门报备快递车辆,但因配给数额、人员流动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仍有不少快递员使用电动自行车。这部分电动车很多都超过了相关标准,执法部门对这些超标和违规电动车进行收缴过程中,就出现了冲突的情况。

  据深圳市公安局、经贸信息委、市场监管局三部门201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市在用超标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超过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即最高车速超过20km/h、整车质量超过40kg、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超过240w或者蓄电池标称电压大于48v的电驱动两轮车辆都属于超标范畴。

  有深圳市快递员告诉记者,目前不仅物流公司用的电动三轮车被查,超重的电动两轮车也可能在路上被查扣。

  另一家快递公司运营总裁表示,深圳快递出现了货物堆积成山的情况,目前公司与员工的三轮车比例是7比3,很多员工因为车辆被扣遭到交警处罚而辞职。

  当地一业内人士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深圳每天快递包裹量约150万,这次被扣的三轮和二轮电动车至少超过1200辆。有快递公司表示,该公司已经有上千名员工提出辞职,深圳南山、吉龙、坪山等地网点受影响比较大,出现了较大比例包裹配送延迟。

  昨日,一家快递企业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深圳等地近期正在严查电动车,扣车情况屡有发生,导致他们的快递业务已经受到影响。“我们也在等政策,不是说我们不遵守规定,而是没有政府部门给我一个明确的标准。”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深圳禁摩限电背后:对快递业冲击几何?
  • 因为便捷廉价,电动车一直是快递行业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交通工具。在深圳新一轮禁摩行动中,将电动车纳入了限制监管范围,未来快递行业要使用电动车将要进行备案审核。 根据深圳交警公布的消息,此次执法主要针对三类情况,分别是:无证驾驶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的...
  • 厦门有望启用微信电子发票 开具等已在深圳实现
  • 台海网4月4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不用费心保管发票,不用劳神贴发票报销,刮刮手机屏幕就可以参与发票抽奖……这样的便捷使用场景未来将在厦门从畅想变成现实。 昨日,记者了解到,在国家税务总局领导下,微信正式发布通过微信卡包、企业号探索实现电子发票归集报销的可行解决方案...
  • 明思克航母告别深圳 一周后抵达舟山
  • 中新网深圳4月2日电(李思惟 李玉东)明思克航母拖带离深圳工程2日正式启动。   此次拖带离港是近十年来华南地区进行的唯一一次航母拖带作业,航程由深圳至舟山,全程约720海里,拖航平均航速为3-5节,约一周时间到达目的地。   明思克航母总长274米,甲板宽47.2米,排...
  • 男子挥拳打快递员 因身份证被弄丢快递只赔百元
  • 台海网4月4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身份证和户口薄邮寄丢了,快递公司只肯赔100元。前天,福州的夏先生很生气,挥拳打了快递员的脸。 夏先生的弟弟在云南省昆明市工作,前不久通过一家快递公司,将身份证和户口薄寄回福州老家办证明手续,收件人是夏先生。 包裹寄出一周了...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