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国内社会  >> 正文
新闻

整容市场暗藏“美丽陷阱”:微整形何以成“危整”

www.taihainet.com 2016-03-13 19:47 来源: 中新网 叶鹏

  台海网3月13日讯 据中新网报道,不开刀、不动骨、创伤小,相较于大刀阔斧的“改头换面”,短时间变美变年轻的微整形正得到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青睐。而在微信朋友圈内,各色“微整大师”也悄然出现,他们打着“国际机构认证”的旗号,没有任何营业执照或许可证,就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楼内支一张手术台,为客人注射填充物。

  微信、微博成微整事故重灾区 整容瞬间变“毁容”

  “打一针就变美”“隆鼻除皱填充法令纹”“无毒害可吸收”……如今,微信朋友圈内微整形信息多如牛毛,其声称经过专业培训,甚至赴韩国进修,产品都是国外进口,价格比正规整形医院低很多,再配以几张整形前后的对比照,让不少爱美者“心中长草”。

  近日,福州的林小姐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微信朋友圈内一位“韩国整形李医生”,其声称只需2000元就可以注射隆下巴,注射地点在一家宾馆内。

  “主要觉得打针是小事,价格也比正规整形医院便宜一些,所以就心动了。”林小姐说,这位“李医生”自称是一家公立医院的整形医生,而给她注射的是一种美国进口针剂,目前国内没有出售。

  林小姐一开始对注射效果很满意,谁知一个多月后,她的下巴越变越长,最后竟成了“鞋拔子脸”。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去公立医院检查。经诊断,林小姐是被注射了违禁药品“自体细胞生长肽”,导致下巴增生,而目前国内并没有允许将这种药品进行整形填充。

  非法医疗机构、非专业医师、非合格产品,据业内统计,目前微整形毁容事件中,有九成来自“三非”,而微博微信正是“三非”整形的重灾区。在微博上输入“微整形”,相关用户达上千名,多标榜自己为微整形美容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教育与管理分会副会长周展超告诉记者,一些“微整专家”带着针管四处“走穴”,甚至约好时间到宾馆、住家登门服务。事实上,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商圈,存在大量“打黑针”的美容院。

  五天“变身”微整医生 打针先从“朋友圈”下手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平均有105万人次进行医疗美容手术,其中八成为微整形手术。正是瞄准了这个需求大、利润高、门槛看起来很低的市场,不少零基础的外行人在暴利的刺激下纷纷“试水”。而为了速成“整形医生”,大量未经许可的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搜索引擎内输入“微整形培训班”,相关词条超过100万个。记者随机致电一个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介绍,培训班是在韩国济州岛授课,课时为5天,学费8800元,教授肉毒素注射、填充美容技术、4D蛋白线提升等,课程针对零基础学员,包教包会,结课后为学员颁发韩国医学会认证的毕业证书。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员毕业后多是自己开“工作室”,或者挂靠在美容院、美甲店,每月平均都有几万元的收入。记者询问“没有招牌,客源哪里来”“大多是从朋友圈先下手,接着口口相传”“不会被抓吗?”“国内没有专门管理的部门,一般没人查”。

  记者了解到,如此这般的培训班多是大班授课,学员中医生所占比例仅为5%至10%,其余多是非医疗美容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美甲师、理发店小工等。培训时先用假人练手,接着学员之间互相在脸上练习打“美容针”和“瘦脸针”。

  “整形医生不能速成,操作者必须持有医疗执业资格证。”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吴念说,医疗美容主诊医师相当于专科医师的水平,按照规范的培训标准,医学生大学毕业后,需要继续接受3年至5年的专科医师培训。目前市场所谓的医疗美容培训机构不仅没有资质,其所颁布的证书也不被卫生行政部门承认。

  吴念介绍,2002年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并未明确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培训机构的细则,只是部分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规程,比如北京市卫计委在经过业内专家评议、认定后,明确一批三级甲等医院可以作为美容主诊医师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必须符合相关条件,包括师资、硬件、培训大纲、培训时间等。

  微整形市场充斥陷阱 监管真空亟待弥补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部主任刘琳琳说,近年来我国医疗美容,特别是微整形行业发展迅猛,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相关管理办法滞后,监管部门职责不清,医疗美容出现管理真空,再加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导致相关医疗事故频频发生。

  “微整形不开刀、微创并不意味着风险降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树忠说,其要求操作者熟悉神经学、解剖学等多门学科,而不少非法机构使用的玻尿酸、肉毒素并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产品,一些机构甚至为消费者注射早已明令禁止的奥美定。

  郭树忠告诉记者,近两年微整形事故在急速增长,仅他个人每月要收治20余起微整形失败前来修复的患者。“在修复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注射物的层次混乱,有深有浅,取出时很麻烦。一些注射物长期残存在体内,甚至误入血管,造成局部血管堵塞,轻则毁容,重则引起失明甚至死亡。”郭树忠说。

  吴念表示,微整形本应由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但由于许多微整形在美容院、美甲店或者酒店进行,论管辖权又归工商部门管理。然而工商部门对医疗美容难以界定,且这些非法机构隐蔽性强、流动性高,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工商部门难以有效执法。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病理科主任孙建方提交提案,呼吁尽快修订和完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尽快明确工商和卫生部门的监管职责,建议以卫生部门为主管部门,加强工商与卫生部门的信息互通,建立定期会议交流制度,坚决查处超范围经营、非法行医等行为。与此同时,提高整形美容行业的准入标准,对经营规模、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消费者也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刘琳琳提醒,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医院,在微整形之前,要和医院签订合同,保留凭据、病历、手术记录等,做完手术缴纳费用时,应当向机构索取发票。如果在美容院遭遇了不正规的美容手术,也可向卫生部门举报。记者刘姝君

来源:中新网
原文标题:整容市场暗藏“美丽陷阱”:微整形何以成“危整”
原文网址: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03-13/7795367.shtml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美媒:过时药物进入中国市场 药物审批仍需改进
  • 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外媒称,在美国等地未能进入市场的药物在中国获得新生。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9日报道,2013年,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停止了一款抗肝癌药物的全球试验,原因是它的药效不及对手。公司转而把这种名为“布立尼布”(Brivanib)的抗癌药的许可权授予中国...
  • 福州半数超市线上开店 线上消费扩容市场渐成熟
  • 福州一些超市在实体店内大力推广线上销售终端。 台海网4月4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昨天记者采访了解到,继永辉、大润发、麦德龙等后,近来沃尔玛也开始发力线上市场,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在榕的半数大型超市都已在线上线下全面争夺市场。对此不少超市相关负责人称,这...
  • 2016春拍,能否唤醒“冬眠”的市场?
  • ▲潘天寿的作品《鹰石山花图》,以2.79亿元的成交价,成为2015年度国内最高价拍品   台海网4月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蒋全德)股市不景气,房市难琢磨……在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艺术品市场经过了漫长的“冬眠”。日前,包括厦门在内,为迎接4月即将拉开的春拍“大幕”,各地拍卖...
  • 1.7万罐假奶粉流入全国市场 上海检方:已批捕6人
  • 今日上午,记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检察院官网获悉,2015年9月,上海市公安部门依法查处一起跨全国多省市仿冒品牌婴儿奶粉案,犯罪嫌疑人生产假冒奶粉1.7万余罐,销售给郑州、徐州、长沙、兖州等地经销商,并进一步销售到全国多个省市。今日上午,法晚记者了解到,上海...
  • 清明节临近高仿人民币冥币充斥市场:曝监管不力
  • 北京市西城区一家小商店外售卖高仿人民币冥币的摊点。  韩丹东 摄 河北省廊坊市兴安市场内一处批发冥币的摊点。  韩丹东 摄      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店铺内销售的高仿人民币冥币。 刘志月 摄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各种各样的祭品充斥人们的眼球,路边小摊、小店、超市等又...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