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7日讯 据中新网报道,健康是幸福之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现大病医疗保险全覆盖。“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和儿科医生”等内容也引起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表示,公立医院应当回归公益性,不能让医生的工资与创收挂钩。而在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看来,目前我国医改过程中存在太多计划经济时代的手段。
聚焦医改
关键词·医疗改革
“市场化会造成难以调和的矛盾”
“医改进入了深水区,但是我很担心医改会进入溺水区。”在广东团的第一次分组审议中,“院士代表”钟南山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颇为犀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医改方面提出要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
在钟南山看来,过去7年的医疗改革在健全医保、改善老百姓看病开支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但这都是针对需方的,而对供方的公益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投入,医院靠自己的创收来维持,这样是不行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的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钟南山对此表示,“这个我是非常拥护的,但是要讲清楚,这个薪酬是从哪来的。这个实际上涉及了公立医院的体制,它到底是继续走市场化路还是进一步公益化的基本问题。”
他指出,医改一定要解决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问题,市场化导向会造成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公立医院应该明确它是公益性的,而对民营医院它可以搞市场性,应该分得很清楚,现在就是不清楚。”他认为,“靠自己创收来养活大家这个办法在公立医院里头做是不行的,得不到尊重,也得不到合理的薪酬。”
钟南山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凡是公立医院不是市场化,都是公益化的。核心的表现就是医生和护士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个来源是合理的,是阳光的,他就安心地看病,他不用搞药物的折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