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我国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与十三五同步实施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燕子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京报讯 (记者许路阳)昨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方案已于今年8月18日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日前由国务院正式印发,昨日系公布全文。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方案确定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建设将更加突出绩效导向,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支持力度。

  与以往文件不同的是,有业内人士指出,方案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摆在5项建设任务的首位。方案还列出5项改革任务,包括完善内部治理机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

  此外,方案明确建设分“三步走”,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 焦点

  相比211、985工程

  方案有哪些进步?

  公众熟知的211、985工程先后于1995年和1999年启动,曾连续10多年被纳入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但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并未提及这两项工程,甚至一度爆出“废除211、985”传闻。

  “入选后没有淘汰机制,就自然享受相关待遇、政策,造成有的学校吃老本,形成新的‘铁饭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而未进入211、985工程的高校,即便拥有特色学科,也因缺少经费支持,在科研人才引进、生源质量等方面被甩在后面,导致高校被分成“三六九等”。

  有媒体曾统计发现,2009-2013年,211、985高校拿走了7成的政府科研经费,而不少用人单位也更青睐211、985工程高校毕业生,甚至以此作为门槛设限,招聘大学毕业生。

  然而,由于缺乏专业评价,储朝晖分析,985高校和211高校在使用财政支持方面,又易出现绩效偏低等问题。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则表示,不少211、985高校反映在经费使用上“管得过死”。

  “对应这些问题,方案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王烽称,比如,方案引入了绩效评价甚至是第三方评价,并提出建立动态支持机制,即“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则发现,方案第一次明确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

  “与211、985等建设工程相比,方案有个重要的进步就是从以前的学校建设转向在建设学校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项贤明认为,这有利于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真正落到实处。

  ■ 释疑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难有具体标准,但应在学术上有崇高声誉

  储朝晖发现,方案并未规定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

  如何评估高校是否属于世界一流?储朝晖认为,真正的一流大学应该是个性化的,“不能设计一流大学有什么共同目标。”

  不过,储朝晖也认为,一个大学能否称得上世界一流,可以通过两个标准进行检验:一是世界一流学者是否愿意进入该大学工作,二是世界一流生源是否愿意在该大学就读。

  项贤明也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不存在什么世界公认的评判标准,其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质意义。

  “对于世界一流大学,从来就没有一个准确的、可衡量的标准,但它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应该有崇高的声誉。”王烽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一般是指在学术上拥有崇高声誉、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领导者,培养出享誉世界的各行各业领袖,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大学。

  王烽称,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质就是创新和引领,即在科学和技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在世界上具有引领作用。

  而一流大学一般是由一流学科、一流专业支撑的,王烽表示,一流大学内部必然有一批一流学科或专业,同时这些学科和专业之间具有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优势。

  哪些高校能获得支持?

  原先已累积优势的高校将先获支持

  高校如何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建设路径。

  但方案并未明确哪些高校、学科将获得支持。对此,王烽认为,方案明确了政府的分工范围,“中央财政主要支持部属高校,地方财政主要支持地方高校,从结构上立体化了,也有利于学校在不同层次上争一流。”

  具体而言,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央高校给予资金、政策、资源支持。

  而地方高校则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

  如此一来,与211、985工程相比,王烽预计,“双一流”建设支持高校和学科数量或将扩大,“扩大的最大空间在地方高校,主动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上。”

  储朝晖则预计,原先已累积优势的高校将率先获得支持,但要给一般高校、一般高校的突出学科更多机会。

  项贤明认为,这将给一些规模较小,整体实力不强,但在某些学科上有着突出优势的高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这些在学科发展上有自己特色和特长的学校获得国家资助”。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我国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与十三五同步实施)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11-06/7608677.shtml)

相关新闻
国务院:到2025年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国际在线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月29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介绍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徐南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经国务院批准,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这...

福建省人大代表高建华:增强儿科队伍建设,解决儿童看病难问题

台海网1月29日讯 (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林芹 杨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健康福建建设步伐”,省人大代表,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儿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高建华对此十分关注。他认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推开,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儿科医疗服务供需矛盾问题逐渐凸显。“重视儿科医生队伍建设才能切实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高建华用一组数据指出了儿...

2018世界福州十邑春节联欢晚会除夕晚首播

演出现场。 台海网1月28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凝聚福州十邑乡情,弘扬闽都优秀文化。1月27日晚,由福州市委宣传部、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主办的“2018世界福州十邑春节联欢晚会”在工人文化宫演艺中心成功录制,这台飘散着满满“福州味”的节目,将在2月15日(农历除夕)18点首播...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 泉州去年建设数字化生产线130条

台海网1月28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去年,我市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全面完成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对我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提出的“百千5311”的年度目标,已建设数字化生产线130条,完成生产销售国产机器人1160台,推广应用国产数控系统5340套。 去年,我市打造了嘉华机器人自动上下料及3C钻攻中心生产线、梅洋高速全伺服五轴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