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变故
据郭香云介绍,杜林到南阳一中报到时,发现邓州一高已经抢先注册了学籍。当时,南阳一中的老师安慰他们,说学籍一定能转过来。学校还免除了部分学杂费用,第一学年为杜林申请了2000元的补助金。
“他在南阳一中就读时,上的是快班,成绩也比较靠前,高考前在班上排第九名。”郭香云说,南阳一中的竞争比以前更激烈,都是尖子生,怕刺激他,她从来不问儿子成绩好坏。
杜林在南阳一中就读时,学籍一直保留在邓州一高。其间,杜林多次回到邓州一高,其中一次是录入学籍影像拍照,另一次是高中会考。
高考报考前夕,郭香云接到邓州一高的老师电话。这名老师说,杜林回来是最好的选择,到南阳高考,那边没有学籍。
“我们打听了很多,知道学籍很重要。”郭香云和丈夫商量后,决定把杜林接回邓州。“小孩也决定回来,打电话让我去接他。”
郭香云称,就在杜林收拾东西回家时,学校召开了一个临时会议,她和儿子杜林被请到现场,校领导赵主任主持会议,“在座的有几十个学生,学籍都不在南阳”。
郭香云说,赵主任在会上说,大家报考的时候绝对是应届生学籍,一定把大家的学籍转过来。如果自己能弄过来更好,学校会帮助把户口迁到南阳,然后学籍自然就转到南阳一中了。
郭香云仍然觉得不放心。她说,自己和杜林去找赵主任,“赵主任再三劝说,一切都不会有问题。听了这样的话,杜林决定留了下来”。
2014年年底,杜林在高考报名系统里填的学校是南阳一中。
“迷了方向的船”
那次会议结束后,杜林的成绩开始下滑。“今年年初,临近寒假,老师打电话说孩子不对劲,说我们对孩子关心不够,不像别的家长去得勤。”
接到老师电话,郭香云去了一趟学校。她感觉杜林确实变了,有情绪。
郭香云给孩子请了假,提前10天带孩子回家过寒假。回家后,杜林跟她抱怨“学校骗人,是个骗子”。
从表面上看,杜林跟以前一样开朗,在屋里看书,跟小伙伴一起玩耍。
郭香云说,春节期间,她在杜林房间看到一封信,信是写给高一和高二时的班主任唐老师的。“信里除了对老师感谢的话,杜林还提到自己像大海中的一艘船,迷了方向,掌不了舵。”
这封信是个草稿,杜林用笔胡乱涂了很多圈。事后,郭香云曾找唐老师求证,对方说未收到此信。
郭香云认为,孩子是因为转不了学籍的事生气。“我们劝他说没事,以后会慢慢把学籍弄过来。”
春节过后,杜林准备回学校,心情还不是太好。“他爸让我去南阳陪读,儿子不让去。过去的话,反而让他不习惯。”郭香云说。
此后,郭香云曾带着孩子回邓州一高,询问能否回邓州参加高考。郭香云说,他们得到的答复是,报考之后,只能以南阳一中学生名义考,不能再回邓州,如果想复读倒可以回。
高考时,杜林考了589分的高分,被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录取。郭香云说,杜林被录取后并不开心,因为他考上的不是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郭香云说,杜林觉得,假如不是学籍的事影响发挥,分数会更高,那样就可以报军校学医,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
“杜林也后悔,说是自己造成的,没听爸妈的话。他还说我当时为啥不把他拉回来。”郭香云说。
7月份,郭香云和杜林去邓州一高办理纸质的学籍表,但该校老师拒绝了他,说没有在该校就读,无法办理。
“当时邓州一高校长尹顺华对我说,按照规章制度,办理不了学籍。”郭香云说。
不过,尹顺华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否认了该说法。他表示,他第一次见郭香云是在9月19日,那是杜林出事之后。
按邓州一高校方说法,2012年9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杜林从未提过要转学籍,而且即便要转,也应由接收学校出面,且要符合条件经过审核。在邓州、南阳两地教育局和省厅批准后,才能转走学籍,“程序上有5个单位,要盖6个公章”。
邓州一高教务处主任吴立平说,抢生源的现象很普遍,每年中考后,邓州都有近百优质生源流向南阳一中、西峡一高(西峡县属南阳市)以及郑州的中学,“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找到家长电话的”。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高考,南阳一中有8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西峡一高有7人,邓州一高为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