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4月22日报道 为了使城市“亮”起来,郑州市日前公布了《城市霓虹灯门头牌匾和夜景照明管理办法》,明确政府鼓励沿街单位安装夜景照明,并单独装表计量用电量,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将给予补贴。在受到市民欢迎的同时,夜景灯造成光污染、“不夜城”带来高耗能……“亮化工程”也招来种种议论。
上月底,郑州市市长赵建才专程考察了郑州夜景。当晚,郑东新区标志性建筑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夜景灯没有开,看上去漆黑一片。赵建才当即要求,要迅速完成新楼体夜景灯的安装,并尽快修复老楼体残缺不全的霓虹灯和射灯。
《办法》发布以后,郑州不少商铺已安装了亮化装置,并按规定享受补贴。郑州的夜景照明工作进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夜景照明将郑州装扮成了不夜城。“郑州的夜景更美了。”不少市民由衷赞叹。
可闪烁的霓虹、璀璨的灯光,却对部分需要充分休息的市民带来一定影响。“这灯光太耀眼了,让人觉得心烦意乱。”家住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的李先生说。最近一段时间,他的睡眠有些不好,原因就是附近的几座大楼装上了夜景照明装置,高空射灯每5分钟便会从窗前掠过。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有不少为夜景灯光 线刺眼烦恼。
除了光污染,高能耗也成市民关注点。数据显示,自2002年实施夜景照明工程以来,郑州共有1100余幢沿街单位楼体实施亮化改造,夜景灯总数达13万盏,轮廓灯34万米,用电量惊人。
对此,郑州市市政管理局灯饰照明处处长焦合中表示,政府已经充分考虑到夜景照明工程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为了减少光污染,管理部门已经要求参与亮化工程的单位尽量选用较为温和的光源,进入后半夜后,通过电压控制,降低亮度。“我们还考虑广泛使用节能灯。”焦合中说,“遇上用电高峰,部分路段的夜景照明将暂时关闭,确保工业和居民生活用电。”
碰撞
亮化之前先规划
郑州是省会城市,定位为重要的会展中心,应当有一定的“亮度”。城市亮起来前,政府应规划先行,合理设定夜间照明的区域、时间和色彩,避免在生活区附近实施亮化工程。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建国
补贴需要分情况
政府对夜景照明用电补贴可以理解,其中的情况也需要具体分析,比如公共建筑与商业门面的电费补贴就不应相同,因为商业企业会因亮化受益。所以,电费补贴钱从哪儿来,通过什么程序花出去,应该公开透明。
——郑州市律师宋宇
从背街小巷做起
不反对城市亮化,但反对把城市亮化弄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执行,不计投入多少、不计后续管理,一味求“亮”,就是政绩工程。我建议,亮化先从背街小巷做起,市民的笑脸才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郑州市机关干部李先生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曹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