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宝岛万象  >> 正文

生源难找,台湾高校很烦恼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外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3年停办的台湾首府大学校园一隅。图片来源:台媒

“5年来,台湾各级学校学生总数减少28.3万人,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15万人为大学及专科院校学生,占比过半。”

近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一则消息,让不少岛内高校压力倍增。受少子化影响,台湾高校近年来持续面临招生难题,多所高校因没有足够生源而被迫停招并校,甚至倒闭“退场”。

有岛内教育界人士表示,台湾少子化的趋势难以逆转,加之高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文凭含金量贬值等一系列问题,台湾高校未来的路恐怕越来越难走。

风险高企

据统计,2023学年,台湾高校大一新生数首度跌破20万人,各类高校招生缺额超过1.6万个,创多年来新高。按招生名额使用率来看,有11所高校招生不满五成,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缺额,招生之难可见一斑。

按照台教育主管部门的预测,少子化对高校生源的冲击将会长期持续,台湾各类高校大一新生数将会继续下滑,预计到2038学年时将仅剩14.7万人,较2022学年减少26.8%。届时,台湾各类高校学生总数将仅剩71.9万人。

面对生源危机,不少岛内高校只能选择合并相关科系或并校办学以求生存。台湾淡江大学外语学院计划从2025学年起将西语系、法语系等四系合并成欧语学系。该学院院长吴万宝介绍,过去这些外语专业每年都有100人左右的生源,但从2022年开始有明显下降,目前外语专业招生缺额率达到了62.47%,实在难以维系。“在少子化的情况之下,我们就只有走科系整并这一条路。”他说。

在台湾私立学校工会副理事长尤荣辉看来,大部分高校科系合并后的招生情况并没有起色,在少子化不可逆的趋势下,会有更多高校走向停招“退场”的结局。有台媒统计,自2014年高凤数位内容学院因负债停办以来,岛内已有15所高校相继走入历史,另有60所高校面临“退场”风险,情况不容乐观。

人谋不臧

除了招不到学生,台湾教育改革中“广设大学”策略的畸形发展,导致专科学校浮滥升格为学院和大学,也是如今岛内高校“退场潮”愈演愈烈的重要诱因。

有台湾学者指出,在“广设大学”策略影响下,岛内高校数量在1996年至2007年间大规模扩充,虽然短期内在提升学生受教育水平、支撑产业发展方面有所贡献,但却忽视了少子化趋势的长期影响,导致台湾高校数量严重饱和。

更糟的是,许多岛内政客将“广设大学”当作营造政绩、拉拢选票的“大旗”,联手商人操弄专科学校浮滥升格,让不少配套设施及教学水平不足的专科学校在短短数年内一路升格为学院再改为大学,给台湾高教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争抢生源,这些学校在升格后舍弃技职教育,转而开设经贸类、管理类等热门科系,破坏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整性,让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定位越来越模糊。

台湾静宜大学监察人陈振贵认为,“广设大学”最终演变为“浮滥升格”,明显是人谋不臧的结果,“是一个无法回头的错误政策”。大批学生的学历随着高校的升格而升格,但能力却未得到相应提升,文凭的含金量直线下降。

“专科学校大量升格导致大学数量快速膨胀,但‘质’却没有明显提升,造成了当下办学浮滥的状况。”尤荣辉表示,在已经“退场”的15所岛内高校中,有13所是“升格院校”。“当年扩增速度太疯狂,若适度维持数量,不让专科浮滥升格成学院、大学,现今学校倒闭的问题会小很多。”他说。

前景黯淡

高校“退场”如潮,最惨的还是被中途“丢包”的师生。据台媒报道,2018至2022学年停办的6所私立大专院校中,共有270位教职员面临失业,但台教育主管部门仅协助80人转职成功,近七成失业教师要自谋出路;6所学校学生被安置到他校就读后,退学率也高达16.42%,是岛内高校平均退学率的2.25倍。

“学校在停办前一年根本就是在摆烂,老师叫我们不用到学校上课,学校行政人员也是‘一问三不知’,只能等待安置。”曾就读于台湾首府大学的陈同学表示,被安置到新学校后,部分已修学分无法被承认,需要额外的学费与学时,有些同学难以适应新环境,干脆就此休学不读。“当初在接收学生时学校之间就没有做好衔接工作,遇到问题后,新学校又无法联系到‘退场校’的对应窗口,我们就像球被踢来踢去。”他说。

今年是台湾教育改革实施30周年,不少岛内教育界人士表示,要借此机会进行检讨与反思,重新审视未来高校的发展规划,挽救处在崩坏边缘的台湾高教体系。至于如何缓解迫在眉睫的招生难题,曾任教于新竹清华大学的翁晓玲表示,大陆学生曾是台湾高校的稳定生源,而且陆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都很好,许多岛内高校都期盼陆生能够来台学习。

“少子化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过去陆生来台人数多的时候,各类高校比较不怕招不到学生,仍然可以维持经营。”翁晓玲表示,台湾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教育主管部门应递出橄榄枝,释出更多红利吸引陆生来台学习发展。“如果民进党当局还是以意识形态挂帅,对台湾高教发展不是好事。”她说。(记者 金 晨)

相关新闻
台湾政治社会正朝对抗、动荡方向演进

华夏经纬网5月26日讯:据香港“中评社”快评指出,赖清德上任不足一周,台湾的政治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两岸对抗、“朝野”对抗、社会不安为特征的变化。   首先,在两岸关系方面,赖清德“5·20讲话”的“台独”告白,即刻引发大陆的强烈反应,首波围台军演虽已结束,但未来必定还有更多惩戒举措,两岸对抗的强度势必升高,台湾的处境势必更加险峻。   其...

两岸42支队伍聚首厦门赛龙舟

2024年第十七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暨第九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25日在厦门市集美龙舟池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42支龙舟队伍,在厦门龙舟竞渡。   本届赛事主题为“龙舟集美行,两岸一家亲”,吸引了25支大陆队伍和17支台湾队伍参赛,设置22人龙舟200米和500米直道赛两个项目,社会男子组和女子组、青少年男子组和女子组四个组别,以及第九届中国龙舟拔...

台湾人才厦门对接会启幕 助力台青大陆追梦

中新社厦门5月25日电 (杨伏山 王温妮)作为第十六届海峡论坛重要配套活动之一,第十九届台湾人才厦门对接会25日在厦门举办。   本次对接会共吸引50余家用人单位、9家台青双创基地、4家政策咨询机构以及来自两岸280余名台湾专业人才共同参与。其中,台湾青年占比约八成,比去年高一成。主办方称,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台湾人才对接活动。   为期两天的交流对接活动...

第十九届台湾人才厦门对接会举行

作为第十六届海峡论坛重要配套活动之一,第十九届台湾人才厦门对接会昨天上午举行。厦门市的人才鼓励政策,以及各企业开出的优厚条件,吸引了不少台湾人才到场咨询。 本场对接会共吸引50余家用人单位、9家台青双创基地、4家政策咨询机构,以及280余名台湾专业人才参与。现场,主办方介绍了厦门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三位长期在厦工作生活的台胞也分享了自己“登鹭”发展...

这一幕震撼人心:国旗军旗与宝岛中央山脉同框

台海网5月25日讯 据“东部战区”微信24日21:16发布: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持续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岛链内外一体,联动开展舰机协同、对海突击、对陆打击等科目,训练检验多域协同、联合打击等。 实战能力演练中,环台岛战巡的飞行员拍下了这样震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