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宝岛万象  >> 正文

台湾这20年:从“圾垃大战”到人人都会垃圾分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台湾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从来到大陆求学到如今落地生根,我在大陆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一个台湾的习惯,就是将可回收垃圾丢进可回收的垃圾桶去。这个自小养成的习惯,即使来到大陆仍旧习惯成自然,因为我从小就知道,这小小的垃圾分类的举动,不仅使地球生态进一步环保,最重要的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体落实。特别是今年7月1日起,大陆几座大城市都开始了强制进行圾垃分类,此时整个大陆朋友圈里无不在探讨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对于环境能带来哪些益处,这就让我想到台湾这20多年来垃圾分类的故事。

  首先从宏观的台湾垃圾分类的故事说起。由于台湾岛上山多平原少,面积仅约3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居住了高达2300多万的人口。台湾人口密度高且资源短缺,同时伴随的1970年代时期经济快速的起飞,所衍生出来的废弃物垃圾问题,严重冲击到台湾民众的生活质量。当时废弃物垃圾都直接乱丢到路面和河中,因此北台湾最大河流淡水河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型的臭水沟,河川、土地和空气污染非常的严重,在那个环保意识尚未抬头的1970年代,台湾社会还爆发过所谓的“圾垃大战”,街道上满是需要处理的垃圾,整体市容可谓非常的肮脏凌乱。

  由于早期台湾民众对于环保意识的不足,加上在那个时期台湾处理垃圾都以掩埋为主,因此就出现了台北市民熟悉的“内湖垃圾山”,这座山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掩埋垃圾所形成的小山丘。直到进入1990年代初,台湾处理垃圾的方式改为了焚化为主、掩埋为辅的方式。但这毕竟没有经过垃圾分类,直接焚化所产生出来的烟雾会造成空气污染,为了改善对环境的二次危害,自1998年起台当局环保部门提出了“资源回收四合一计划”,鼓励全民参与资源回收,透过经济诱因促使资源垃圾回收再利用,并结合社区民众、当地政府清洁队、回收商和回收基金四者合一的力量,确保资源物品回收再利用。也就在这个时期就读小学的我,学校开始教导学生学习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知识,并且告知我们务必将学习到的垃圾回收知识带回家分享给家人,并养成家家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当然,除了鼓励民众参与和学校教育外的软性手段外,台当局还于2002年透过“立法”的方式制定出台了“资源回收再利用法”,运用法律手强制规定定义并订定处罚机制,以利用资源回收方式真正达到节约自然资源的使用,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真正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台当局环保部门又于2005年推出“垃圾全分类零废弃群组计划”,就是大家耳熟能响的“垃圾强制分类”,将家家户户的垃圾分类成资源垃圾、厨余和一般垃圾三大类,并于2006年全面实施。台北市作为全台首个推行“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最终朝向垃圾全分类零废弃目标迈进。

  因为在推行了“垃圾强制分类”,如今全台各地几乎都做到了垃圾不落地的政策,并大大提升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再利用。因此每当家家户户要丢垃圾时都得依照规定时间,在指定地点丢弃垃圾,一般垃圾都必须使用各县市政府贩卖的环保专用垃圾袋,在丢弃垃圾时也必须比照资源垃圾、厨余和一般垃圾三大类严格分类,不然清洁队员是不予收取。

  因为有过“垃圾大战”和环境废弃物污染的不好经验,台湾推行“垃圾强制分类”资源回收再利用也走了20多年的岁月,才有了如今台湾民众人人养成垃圾分类回收的良好习惯。因为不管在哪里,我们生长的地球只有一个,两岸同胞都必须共同爱护我们生长的环境,真正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再利用做到心坎里,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并且透过学校教育和社区组织的行动力,鼓励更多民众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者:罗鼎钧,沈阳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副秘书长)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相关新闻
以武会友 台湾武术观摩参访团浙江台州交流武术文化

中新网台州7月30日电 (记者 范宇斌 通讯员 吴世渊)30日记者获悉,台湾武术观摩参访团近日到访浙江台州。在第四届台州国际武术节开幕式上,他们集体展演了《太极功夫耀中华》的武术节目,赢得了诸多掌声与喝彩。   此次台州之行,台湾武术观摩参访团与台州的武术名家们“以武会友...

两岸菁英走进云南普洱 感受奇花异草野生动物魅力

中新网普洱7月30日电 (刘倩)26日-30日,第十八届“北京大学—台湾大学两岸菁英交流营”走进云南普洱。来自北京大学、台湾大学两校的师生,在普洱这片“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观赏奇花异草,近距离与野生动物接触,感受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文化。   “北京大学—台湾大学两岸菁英交流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于2001年创立,旨在为两岸大学生提...

台湾社工系大学生在闽实践:大陆社工正起步,是很好的机会

中新社福州7月30日电 (郑江洛)“大陆这边的社工还在起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台湾高雄医学大学的学生蔡廷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7月30日,第三届台湾社工系大学生福州实践活动成果发表会在福州市马尾区举办。本届活动吸引了127位台湾大学生报名,最后录取了美和科技大学、高雄医学大学等8所台湾大学的40多名大学生参加活动。近一个月来,他们在福州11...

两岸学者探讨推进融合发展 寻求“两制”台湾方案

中新社南宁7月30日电 (记者 路梅)今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推进中国和平统一的五项重大主张。正在广西南宁参加第28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的学者7月30日围绕如何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寻求“两制”台湾方案展开讨论。 7月30日,以“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为主题的第28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

台湾教改20年:当局不负责,学生不快乐

(图据台湾旺报) 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社会开始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民间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也随之而起。1994年4月10号,台湾200多个民间团体、3万多民众走向街头,表达教育改革的诉求。他们提出了四项目标:落实小班小校,广设高中大学,推动教育现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