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孩子是学校的,放学后孩子是补习班的。”有人曾这样形容补习班在台湾教育链上的位置。据统计,台湾补习班总数约有1.8万家,其中针对学科加强的文理类与外语类补习班约1.5万家。数量多过连锁超市的补习班,如今正随岛内少子化趋势而减缩,经营业态也朝“个别辅导”与“数字化”方向发展。
大补习班时代终结
据台媒报道,少子化问题让台湾补习班生源锐减,业者由此思索转型之道,通过缩减授课规模,适应新形势。台湾夫子天团文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长黄正雄认为,由于少子化持续发展,大补习班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黄正雄说,少子化对教育产业就像超级飓风般,由台湾尾吹向台湾头。由小学减班发展到部分大专校院开始退场,由不到一半的公立高中录取率到12年基本教育免试入学。很多人认为补习班将会消亡,而全台补习班数量的确有所下滑,但是只要有需求,只要考试仍是升学的主要途径,补习班就不会消失,只是呈现的方式和生存的状态会随着时代改变。“微型补习班”将是今后补习班的主战场。
据黄正雄回忆,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微型补习班便在台湾有了雏形。当时五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在学校老师开设的私人家教班上课的经验。黄正雄说,当年他参加的私人家教班虽然设备简陋,空间也不大,但通过口碑传播,倒也常年客满。
目前台湾的补习班以团班方式授课为主。个别指导的补习班较少,较有规模者有百余家,其余使用团班附设经营或以个人品牌方式运作的数量更少。
个别指导补习兴起
在早于台湾出现少子化现象的日本,有别于传统团班式的教学,新形态的补习方式“个别指导”已行之有年。有台湾业者顺势引入该模式,为家长与学生提供新选择。
台湾明光文教事业公司两年多前从日本引入个别指导补习班,从首家台中店发展至今,在中北部已有32家直营与加盟教室。该公司即将在南台湾拓展业务。公司方面称,近年来,家长倾向透过个别指导方式,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增加学习自信,台湾补习班教育生态已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