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倒是不假,虽然Uber的服务在台湾仍不合法,但进入门槛低、工作时间的自由度高,成了许多人的兼差选项。
导报记者在Uber台湾官网上看到的招募信息显示:在台湾,想成为Uber司机只需要年满21岁、有一般小客车驾照,没有重大的犯罪或肇事记录,基本上就能通过审核;相较之下,想当出租车司机,则需要额外考取职业小客车驾照与出租车驾驶人执业登记证,有一定的门槛。
而开Uber最为人称道的好处,就是工作时间能够随意调整。在台北兼职Uber司机的黄先生是办公族,他向Uber申请当司机,每天只需要在下班时间载客2到3个小时。
然而,准入门槛低,不意味着就能赚到很多钱。今年台湾Uber已提高抽成,从当次车资收费的20% 涨到25%,让许多Uber的司机叫苦连天。黄先生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天开5到6小时的Uber,扣掉抽成、油钱、交通费,时薪大概是150至250元(新台币,下同),但还没有扣除车子保养费用等成本。
此外,乘客搭Uber的车费大约是一般出租车的7.5折,因此想赚到跟一般出租车一样的薪水,Uber需要以量来弥补中间的差距。对黄先生来说,真的想赚钱,估计每天至少得开10小时的车。
发展远景 多种原因让网约车遇冷
对一般车主来说,开Uber的确是一种方便的兼差模式,但对于一般台湾民众而言,Uber的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
“我们很少用Uber叫车啊!”在听到“网约车”时,导报记者几个台湾朋友都表示Uber的使用率并不高。一方面在台湾街头,随处可见黄色车漆的出租车,台湾民众昵称“小黄”。人口267万的台北市,截至去年出租车数量约3万辆,平均90个人就有一辆出租车。
实在是在地广人稀叫不到车的地方,台湾的车行自己也有不少app叫车软件,比如台湾出租车公司“台湾大车队”自行开发的一款“55688”软件,除了下车是给现金,其他功能几乎和滴滴打车一模一样。这些软件主要捆绑的都是长期坐该车行的老顾客,而不像Uber那样,是作为第三方平台出现的。
另一方面,Uber的不合法以及“低门槛准入制”,也给乘客留下了阴影。导报记者的朋友林小姐就表示,Uber司机没经过严格考试,又不合法,万一发生车祸事故或消费纠纷,“都不知道要找谁来解决”。相较之下,台湾的出租车司机座位上都有安全按钮,事故发生时按下就会连接到客服的道路事故处理小组,再由小组根据 GPS 定位前往事发地点。旅客若有抱怨、纷争,也可以随时与客服中心联络。
种种因素,让台湾的网约车经济在还没看见春天之前,就已遭遇寒冬。
导报驻台记者 许巧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