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宝岛万象  >> 正文

“白衣天使”穿上道袍变灵媒 信徒深信不疑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张燕娟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微博)11月24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外表亮丽的杨诗苹,白天是“白衣天使”,到了晚上摇身一变成为“乩童(灵媒)”,在祭祀“瑶池金母”的新北市土城慈惠堂替人指点迷津,信徒们称她“老师”并深信,协助接生的她同时也是掌管生育之神的乩身,是冥冥中的巧合。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新北市板桥亚东医院妇产科产房副护理长杨诗苹,在今年3月接任土城慈惠堂的“乩童”,每周1次的服务时间,她脱下白衣护士服,改穿蓝色的道袍,站上神坛前沉思、膜拜,主神瑶池金母下凡“上身”后,化身为神明的发言人。

  主任委员徐金辉说,5年前,庙里住持逝世前留下预言,“5年后,有缘人自然会来”,宫庙便就此荒废,一度经营不善,此时杨诗苹来到庙里问事,也恰好与主持说的5年时间吻合。

  问起杨如何来到庙中、当时发生什么状况等问题时,庙中信徒、主委们争相回答,徐金辉说,她踏进庙里便一屁股坐在坛前的竹椅上,泪流满面、念念有词,并拿起红毛笔不停写下“回家”等字,着实吓坏在场不少信徒。

  “一开始非常抗拒”,从事护理一行超过10年的杨诗苹说,本身没有特定信仰,大庙、小庙“胡乱拜”,与一般人无异,但神明选到你,连反抗都不行,虽然作息日夜颠倒,根本挪不出时间,也只好“乖乖就范”。

  好玩的是,一般的“乩童”在办事时,所写的多是“鬼画符”般的梵语,需要一旁的“桌头”来解读,但杨诗苹所写下的却是中文,普通人都看得懂,举止也不同于其它“乩童”,较为温柔婉约,让信徒感受到亲切。

  为提高“道行”,杨诗苹每周五到庙中打坐,练习与神明对话,她说,信徒、同事都知道她的“副业”,甚至有好友来找她消灾解厄,自己的心境也改变许多,从原先的抗拒到认同,再将之当作天命,为帮助民众,甘之如饴做个“护士乩童”。

相关新闻
昔日“抗震英雄少年”成白衣天使 医护梦抚地震旧痛

中新网杭州5月12日电(记者 方堃 实习生 张煜欢)又是一年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恰逢第106个国际护士节,作为当年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护士杨琳感触颇深。“5月12日,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作为一名护士,对护士节的到来十分兴奋;但作为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至今仍刻骨铭心,无法忘怀。”九年来,大地震的伤痛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逐渐有了新的寄...

白衣天使拾金不昧 钱包物归原主

台海网5月12日讯 (通讯员 黎斌 记者 张惠玲)“真是太感谢你了,我还以为东西找不回来啦!”5月10日上午,来自漳州龙海的蓝女士,看到父亲的钱包失而复得,她激动地拉着医务人员的手连连道谢。   原来,5月9日下午,蓝女士的父亲到解放军第175医院皮肤科就诊,后在进行相关治疗时,不慎将一个深灰色腰包落在了治疗室。负责治疗的护士李勤妹发现后,便在诊室内等待...

【暖新闻】厦门一白衣天使 3年献血超10万毫升

台海网2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王秀真)“从事医务工作,目睹过患者因缺血无法手术,就想尽一分力量帮助他们。献血一袋,救人一命。”昨天上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的工作人员林捷骧早早就来到单位,直奔无偿献血活动点填表、体检。   这是林捷骧第19个年头来献血了,自1999年杏林分院第一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以来,他每年都雷打不动地无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