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日前开跑,作为候选人之一的前新北市长朱立伦,在宣布参选的同时就两岸关系的一些政策主张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毕竟,大陆政策是国民党主席选举绕不过去的一道槛,不论谁参选党主席,均需面对此问题。
朱立伦认为,要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就要坚持以“九二共识”为基底的两岸论述路线,不能怕被“抹红”,不要东怕西躲,两岸不接触、不往来,是不可取的。
应该说,朱立伦的两岸关系政策主张是相对积极正面的,其基本坚持了国民党的一贯立场,对“九二共识”持肯定态度。
自2016年国民党选举失败、重新沦为在野党后,随着自身发展的失利,实力削弱,国民党不是坚持核心价值,自强不息,而是试图走捷径,拿香跟拜,向民进党靠拢,“独台”倾向较为明显,不敢正大光明坚持一个中国。
作为国民党主席候选人,朱立伦如今对于“九二共识”提出如此看法和主张,是负责的,与国民党的一贯主张相吻合,符合国民党的核心价值,也是对近年来国民党一直被民进党牵着鼻子走、在两岸关系上瞻前顾后、唯恐被抹红,不敢有所作为、丧失作为两岸关系重要推手角色的批评。
如何看待“九二共识”、是否始终如一地坚持“九二共识”,是每一位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都不可回避的必答题。无论是谁最终在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中胜出,都只有继续坚持“九二共识”,挑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任,才能给岛内民众带来希望,给两岸关系与台海带来稳定。
本文还要重点讨论的,是朱立伦提出的新名词或新主张,即“求同尊异”。朱立伦表示,要坚持以“九二共识”为基底的两岸论述路线,还要能够进一步从过去的“求同存异”,走向“求同尊异”,相互尊重才是未来努力目标。
笔者认为,就现阶段两岸关系的现状而言,朱立伦提出“求同尊异”主张可以理解。而其实“求同尊异”与“求同存异”基本是一个层面上的意思,并无过大差别。两岸提出“求同存异”,就是因为现阶段双方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和主张,暂时无法调解和统一。而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和策略,实质上就是对对方不同于己方的一些认知和观点的尊重,将之暂时搁置,以避免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从而干扰、影响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
无论是“求同存异”或“求同尊异”,均只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阶段性举措。作为过渡性措施或做法,可以理解与接受,也有利于在非常时期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但如果将其作为“未来努力目标”,似欠妥当,缺乏格局,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深化发展,值得商榷。
若为两岸关系长远发展计,增强两岸关系发展后劲,双方还是应由“求同存异”“求同尊异”,逐渐向“求同化异”过渡。如此,才是向前看,才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 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台研所教授)
来源:华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