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泽军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台研所教授
据台湾媒体报道,岛内近疫情反弹,自所谓“部立桃园医院”群聚感染事件暴发以来,累计已造成15人感染,包括医院医师、护理人员及其家属、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等,约有5000人受影响,被要求居家隔离14天,更有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曾出入台北101大楼等,似已扩散至社区,疫情趋紧,警报拉响,触动老百姓敏感神经,社会反响强烈,形势不容乐观。
台湾疫情的反弹,其实并不奇怪,可说是台湾防疫政治化惹的祸。这次桃园医院暴发聚集性疫情,应该说情况非常严重,理应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筛检,摸清情况,防止造成社区扩散。然而台湾相关方面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或是根本就不愿重视,普筛计划不知何故被紧急叫停,筛检范围也一再被压缩。据报道,先前彰化县和台湾大学公共卫生所合办的万人血清检测发现社区内有隐性感染者,台防疫指挥中心总指挥陈时中对此大为光火,不仅大开罚单,还明确规定必须出现相关症状、有接触旅游史等情况才可检测,以严格限制筛检人数,被调侃是“惜筛如金”。台中国医药大学附属感染科主治医师王任贤痛批这是“政策的大错误”,认为疫情指挥中心对于筛查太过保守,匡列对象也不够广泛,是“重大的战略错误”,担心如此下去绝对会导致社区感染出现。台防疫部门如此严格限制筛检范围、人数,实际上就是害怕筛检出更多的确诊和隐形病例,让台湾所谓的防疫成就蒙羞,给其脸上抹黑,完全是政治考量。
其实,台湾的防疫政治化由来已久,不仅仅是表现在这次桃园医院群聚性疫情感染事件上。2020年大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民进党当局就追随美国,沆瀣一气,迫不及待地将大陆列为红色禁区,禁止所有大陆、港澳民众和经大陆的外国人进入台湾。如果纯粹防疫考虑,即便做得过分点,也能理解。可事实不然,民进党当局完全是双重标准,区别对待,台湾的旅游疫情建议和管制入境的标准不是以疫情的严重程度等情况来衡量,而是意识形态挂帅,以关系的亲疏远近为标准,其中重点浸透着“亲美仇中”的成分。譬如美国,疫情已经相当严重时,台湾对美赴台人员仍十分放任,美国自身都紧张起来,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宣布出台一系列严格防控措施,陈时中也坦承美国疫情已达临界点,但却迟迟未敢对美国人赴台采取断然措施,还要和台涉外部门协商,美国也不在台旅游疫情建议之列,唯恐惹得主子不高兴,损及与美关系。对待欧洲及其他地区疫情也存在类似情况。一段时间,民进党当局仅将欧洲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列入最高的“警告”级别,其他西班牙、法国、德国疫情也相当严重,只列为第二级的“警示”级别。确诊病例多于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的英国,反而列为一般的“注意”级别。台湾的这种区别对待,不顾疫情的实际情况,不尊重科学,防疫政治化,结果导致境外输入性病例大幅增加。岛内防疫专家曾直批台湾防疫政治化,区别对待大陆与美及西方国家,台媒体人也看不下去,痛陈台湾天天搞政治,大陆台商咳嗽就不准上飞机,外国人就无所谓,放任不管。
这次桃园医院暴发的群聚性疫情,防疫政治化依然严重。台湾网友针对此事颇多不满,有的说得很直白,颜色不对,说的话都是错的,颜色对了,放的屁都是香的。有的明确指出,由英国等地回台的班机没有全部检验就是很大的漏洞,依然是对西方国家人员入台管控相对宽松。还有的认为,台湾对疫情的重视不够,英国冠状病毒出现变种,法国马上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台湾则仍是沾沾自喜,未予重视。甚至于对待大陆疫苗,也是意识形态挂帅,无中生有地指责大陆疫苗制造流程没有经过查验,强调坚拒大陆疫苗的态度,甚至于大陆免费提供也不要,以至于至今无疫苗可用,台自主研发的疫苗也尚需时日。为此,有人质疑,如果去年底让医护人士接种疫苗,就不会暴发桃园医院群聚性疫情事件。凡此种种,无疑大大增加了台防疫风险。